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
论《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叙事节奏
张强
内容提要 节奏是作品内在的旋律。赤壁之战的节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言语与语
言。 赤壁之战的语言可分为叙述性言语和人物言语。 这两个部分不但创造了赤壁之战的
艺术审美情境,而且还起到提升《三国演义》艺术质量的作用。二是时间与空间。作者
用八回的篇幅写赤壁之战, 将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拉长, 多层面地强调空间在故事中的
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时空节奏。三是情节与非情节。情节与非情节作为赤壁之战的叙事
节奏,不但决定了故事的发展速度,而且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情境。
关键词 《三国演义》 赤壁之战 语言 言语 节奏
艺术的魅力来源于节奏。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指出:
诗(指一切文学作品)的起源仿佛有两个,一是“摹仿的本能”,一是“音调
感和节奏感”: “摹仿出于我们的天性,而音调感和节奏感(至于‘韵文’,
则显然是节奏的段落)也是出于我们的天性,起初那些天生最富于这种资质
的人,使它一步步发展,后来就由临时口占而作出了诗歌。”[1] 12 这一认
识同样见于中国古代的典籍,如《淮南子·道应训》云:“今夫举大木者,
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其实,韵文有节奏,散文(与
韵文相对的非韵文)也是有节奏的,节奏既是文学艺术的外在形式,也是其
内在的旋律。从这一意义上讲,关注节奏在文学中的形态,是叙事学研究
的主要内容。从这里出发,本文在论述《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艺术节奏
时,将从言语与语言、时间与空间、情节与非情节等三个方面入手。
一、言语与语言
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有必要将《三国演义》赤壁之战的语言分解为
两个部分:一、叙述性言语;二、人物的言语。这两个部分作为赤壁之战
的语言,不但创造了赤壁之战的艺术审美情境,而且还起到了提升《三国
演义》艺术质量的作用。从叙述的视点来看,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有自身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