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已。十六、七岁后,颇晓文义,始知其文章之妙乃至如此。于是日夕把玩,
不释于手,因不自量,窃念异日当批之、刻之,以公同好。不意忽忽三、
四十年,而此志未遂。盖一来家无余资,未能便刻,二来亦身无余闲,未
暇便批也。比年以来,病目自废,掩关枯坐,无以为娱,则仍取《琵琶记》 ,
命儿辈诵之,而后听之以为娱。自娱之余,又辄思出以公同好。由是乘兴
粗为评次。我口说之,儿辈手录之,既已成帙,将徐为剞劂计。 ”[②]与前
引文相参照,可以知道,毛纶评点《三国》与《琵琶》是在双目失明之后,
年纪约在五十至六十之间。评点工作是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由毛
宗岗诵读,毛纶即兴口述评论意见,再由毛宗岗记录下来,然后,毛宗岗
将自己的看法附在后面。这样执着地从事小说、戏剧评点,只有金圣叹才
能与之相比。
又, 《第七才子书》总论写于康熙乙巳、丙午之间,其时毛纶年纪当接
近于六十岁(据上文,十六、七岁又过三、四十年,再加上数年评点、刊
刻) 。 而金圣叹前此四年遇难时五十四岁, 因而可知毛纶与金圣叹年齿相近。
关于毛纶的生平,其材料不多。我们只知道他在当地文坛有一定声望,本
名纶,字德音,大约在五十岁前后双目失明,乃更号为声山。 《坚瓠补集》
收有他六十岁时汪啸尹的祝寿诗,其中两首云: “两字饥寒一腐儒,空将万
卷付嗟吁。世人不识张司业,若个缠绵解赠珠。 ” “久病长贫老布衣,天乎
人也是耶非!止余几点穷途泪,盲尽双眸还自挥。 ”据称, “四诗(原为四
首——今按)绝非祝嘏常套,先生所以独喜之欤。 ”可见,这两首诗所描写
的“久病长贫”的生活,自负才学而又终生不偶的命运,都是毛纶一生的
真实写照。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