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基地柴桑( 今江西九江) 亦很难保; 而柴桑有失, 则
建康(今江苏南京, 当时东吴的都城) 危矣! 5三国演
义6第四十四回/ 孙权决计破曹操0一节中周瑜向孙权
请战时, 周瑜分析了曹操的军情后说:/ 瑜请得精兵数
万人, 进屯夏口,为将军破之!0[6]周瑜之语清楚地说明
了东吴方面选定的与曹军决战的战场也在夏口, 是打
算与刘备、 刘琦合兵屯驻夏口, 固守疲敌, 相机取胜。
但周瑜率军抵夏口后,见曹军未到, 各路军马尚未按原
计划展开, 吴军占了先机; 且清楚地意识到曹军远来疲
惫、 军心不稳、 供给困难、 大多将士不懂水战等不利因
素。于是, 周瑜勇敢地改变了既定方针, 变固守夏口而
主动出击。当两军在赤壁遭遇, 且首战取胜击败曹军,
曹操退守乌林( 今湖北洪湖附近) 后, 周瑜又一次主动
进攻, 以黄盖的火攻之计取得了赤壁之战的全面胜利。
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 尤其像东吴之关系到军
国大事的方针, 是经过主战、 主和两派的激烈斗争所
制定的。故对之哪怕作细小的修改, 也是需要担很
大的风险的, 周瑜将既定的孙刘联合固守夏口之策,
改为主动出击决战赤壁, 如失败了, 将承担一种什么
样的责任, 即使几千年后的今天, 追溯旧事, 也会让
我们自然地产生后怕的。但当年周瑜却确确实实这
么做了, 这又需要何等的勇气啊!
3. 大胆献策的无畏勇气
5三国演义6第五十四回至第五十五回有一段周
瑜献策让孙权以妹妹为诱饵, 赚刘备来东吴以杀之
的美人计。这是罗贯中为了突出周瑜心胸狭隘的
/ 小气0形象, 而将历史上孙权为了笼络刘备而以妹
嫁之, 结成孙刘联盟的事实而改写的。据5三国志#
先主传6记载: / 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 治公
安。权稍畏之, 进妹固好。 0[7]这一史实说明/ 嫁妹0
是孙权自愿而为的促成孙刘联盟共拒曹操的好事,
但经罗贯中的改写, 一段历史上的美事就成了阴谋
害人的坏事了, 更在几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心目中留
下了周瑜阴险、 / 小气0的印象。
美人计, 在诸葛亮的/ 大智0作用下, 以失败而告
终, 周瑜也因此留下了/ 周郎妙计安天下, 赔了夫人
又折兵0的骂名。至于周瑜有没有同时受到孙权的
处罚, 在5三国演义6中没有交待, 我们也没有必要去
追究,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想到一个问题: 周瑜何以有
如此大的胆量和勇气拿一国之君的妹妹 ))) 而不是
他自己之妹))) 开如此大的玩笑? 如果撇开史实真
伪不予考证, 单从小说的角度而言, 我们可以说罗贯
中实在是歪打正着, 在贬周瑜的同时, 却无意间写出
了周瑜建立在无私基础上的勇气: 为了东吴的利益,
为了困住或除掉刘备这个日后有可能成为敌人的枭
雄, 可以置自己的名声、 甚至身家性命于不顾; 美人
计也并非不好, 只不过在刘备这个胸有大志者身上
没有成功而已。
三、 周瑜的勇气之源考
在周瑜作为东吴的主要辅臣, 竭力协助孙权创
立基业的整个过程中, 处处都体现出周瑜的非凡勇
气。那么, 周瑜为什么能有如此非凡的勇气? 要考
证其根源, 则主要应归结于周瑜对东吴大业的一片
忠心上: 由/ 忠0而生智, 由智而知己知彼、 而知人善
用; 由/ 忠0而取信, 赢得孙权的信任、 将士的支持。
知己知彼、 孙权的信任、 众将的支持, 则勇气生矣!
1. 智者之勇, 所向无敌
作为一个军事指挥者, 本身必须有一种勇冠三
军之气, 即具备有压倒敌方和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
勇气, 才能鼓动战士的勇气。当然, 这种勇气又不能
是盲目冲杀的匹夫之勇。周瑜的勇气就是一种与智
慧相结合的智者的勇气。周瑜之所以敢以 3 万士卒
对抗曹操的 83 万大军, 首先是经过分析作战双方的
军情, 做到知己知彼; 其次是精心地策划了一系列的
抗敌计策。在此基础上, 周瑜坚信东吴军队虽少, 但
一方面有一支经过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善于水战的
水军; 另一方面有一批不愿向曹操投降的将领, 他们
同仇敌忾, 愿与周瑜一道抗击来犯之敌。这就是/ 知
己0; 同时, 周瑜也对来犯之敌作了全面的分析: / 且
操今此来, 多犯兵家之忌: 北土未平, 马腾、 韩遂为其
后患, 而操久于南征, 一忌也; 北军不熟水战, 操舍鞍
马, 仗舟楫, 与东吴争衡, 二忌也; 又时值隆冬盛寒,
马无藁草, 三忌也; 驱中国士卒, 远涉江湖, 不服水
土, 多生疾病, 四忌 也。操兵犯此 数忌, 虽多必
败。 0[8]并指出曹操的部队人数虽众, 但其中有一大
部分为袁绍、 刘表的降兵降将, 未曾以充足的时间进
行过统一的训练, 军心涣散, 缺少协同作战的能力。
这又是周瑜的/ 知彼0。/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0, 这正
是周瑜对战争稳操胜算、 倍增勇气的根源之一。
2. 善用人才, 共铸大勇
取得战争胜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一个
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指挥者有一种大胆地信任、 使用
自己阵营中各种人才的勇气, 因为战争是需要三军
将士所参与的, 要打赢一场战争, 必须发挥各种人才
的智慧, 使各方力量紧密配合、 协同作战。在古今中
外的战争史上, 许多英明的将领正是敢于用人、 善于
采纳别人的计策而取得战争的胜利; 相反的也不乏
因主将的嫉妒贤良, 缺少任用在某些方面强于自己
的将士的勇气而导致战争败绩的例子。如有名的官
渡之战, 占有极大军事优势的袁绍正是因为缺少用
#57#吴国联: 试论周瑜的勇气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