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人口辨析
(0 次评价)4805 人阅读0 次下载
① 《三国志》卷 1《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载: “公闻( 许) 攸来, 跣出迎之, 抚掌笑曰: `子远, 卿来, 吾事济矣。' 既入坐, 谓公曰: `袁氏军 盛, 何以待之? 今有几粮乎?' 公曰: `尚可支一岁。' 攸曰: `无是, 更言之。' 又曰: `可支半岁' 。攸曰: `足下不欲破袁氏邪, 何言之不实也 。' 公曰: `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 为之奈何' 。攸曰: `公孤军独守, 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 此危急之日也。' ”可见曹军军粮已即将告罄。 期首屈一指的屠伯 。陶谦部下杀了曹操的父亲, 初 平四年( 193) ,曹操为父报仇雪恨时 , “过拔取虑 、 睢陵 、 夏丘, 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 , 鸡犬无 余, 泗水为之不流, 自是五县城保, 无复行迹 。初三 辅遭李傕乱 , 百姓流移依谦者皆歼 ”〔26〕。在曹操 征战过程中,凡曹军攻破城邑 ,就实施屠城, 不仅全 城丁壮被戮,即使妇孺亦不能幸免 。以后曹操又下 令: “凡围而后降者不赦, 以示威天下 。 ”〔27〕即敌方 必须在曹操大军包围城池前放弃抵抗, 否则即使投 降也照杀不误 。 此外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 “凡斩首七万余级 ”。 次年他自己也承认 : “旧土人民 ,死丧略尽, 国中终 日行 ,不见所识 ,使吾悽怆伤怀。 ”〔28〕 事实上,对于任何涉及古代人口书籍的撰述而 言, 要考证清楚每个朝代的人口波动状况, 人口峰 值、低谷等具体数字虽然重要 , 但过于 “求实”, 为 数字而数字,甚至锱铢必究 , 恨不能把古代人口还 原到千位 、 百位甚至个位数不仅是毫无可能, 也是 毫无意义的。我们认为 ,对于乱世来说 ,在研究基 础上估算出大概的人口数量 ,目的在于拨开人口数 量减少的面纱 ,展现出社会真实风貌的端倪 。例如 以曹操两次屠杀而论 , 就不可简单化: 前一次屠杀 多半为仇恨状况下的率性而为,充分展现了曹操个 性中残暴的一面; 后一次屠杀袁军七万多人, 可能 多半为无奈之举: 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决战, 全靠烧 了袁绍的粮草才取胜 。自己部队的粮食尚且不 够①,怎有余粮“接济 ”七万袁军 ? 养不起 ,只能杀 。 此时曹操连暗通袁绍背叛自己的部下都能容忍, 又 怎会随意对道义上并不理亏的敌军降卒痛下杀手 呢? 何况曹操一向以化敌军为己军为能 ,这一次例 外, 实属无奈。 总之 ,三国时期人口的大幅度缩水是不可否认 的事实。在证实人口数量减少的基础上 ,能够更准 确地评估三国时期的经济状况、军队数量、政局变 化, 能够对了解三国时期的政治、 经济、军事乃至文 化产生有利的影响 ,才是研究三国时期人口数量最 大的意义 。 〔参考文献〕 〔1〕《通典》卷 7《食货·历代盛衰户口·丁中》, 北京: 中华书 局, 1982年, 第 38页。 〔2〕 胡焕庸: 《人口地理选集》,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0年, 第 13页。 〔3〕〔11〕〔21〕梁启超: 《梁启超全集》第 4卷, 北京: 北京出版 社, 1999年, 第 900、904、902页。 〔4〕 刘铮、邬沦萍、查瑞传编: 《人口统计学》, 北京: 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 1981年, 第 153页。 〔5〕〔8〕〔14〕〔20〕 赵文林、谢淑君: 《中国人口史》, 上海: 复旦 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 82、82、91、20页。 〔6〕《三国志》卷 43《李恢传》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 第 1046 页。 〔7〕《三国志》卷 35《诸葛亮传》注引《袁子》,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 第 936页。 〔9〕 常璩、任乃强: 《华阳国志校补图注》,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87年, 第 427页。 〔10 〕洪建新: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我国人口惊人耗减问题 初探》, 《人口研究论文集》,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年, 第 102页。 〔12〕〔13〕〔15〕〔16〕〔17〕王育民: 《中国人口史》, 南京: 江苏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第 128、128、130、130、131页。 〔18〕〔19〕葛剑雄: 《中国人口史 》,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第 447、448页。 〔22〕〔28〕《三国志》卷 1《武帝纪》,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 第 32、22页。 〔23〕范晔: 《后汉书》志第十七《五行志五》,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年, 第 3351页。 〔24〕《三国志》卷 32《先主传》注引《英雄记 》, 北京: 中华书 局, 1975年, 第 874页。 〔25〕《后汉书 》卷 72《董卓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年, 第 2341页。 〔26〕《后汉书 》卷 73《陶谦传》,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年, 第 429页。 〔27〕《三国志》卷 14《程昱传》注引 《魏书》,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年, 第 2367页。 【 责任编辑: 望 远】 193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2-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5 16:30 , Processed in 1.58795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