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并非“重益轻荆”
(0 次评价)3009 人阅读0 次下载
足三分是刘 、 孙联盟的前提 。 如果孙权不答 应这一 条件 , 刘备宁愿远遁苍梧作田横 , 也 决不作附庸 。 大敌当前 , 孙权不得 不 作让 步 , 同意鼎足三分 , 打败曹操 , 荆州归刘 。 所以 《三 国志》的《蜀书》 、 《吴书》各传 凡提及赤壁之战 , 都说 “并力”“俱进” , 而 《魏书 · 武帝 纪》直接说 成 是曹 、 刘之 战 。 赤壁战后 , 周瑜率军 在南郡作战 , 把江 南诸郡让刘备去收 拾 , 孙权没有派一兵一卒 去争夺这些地 方 , 而是转攻合肥 。 后来鲁肃 都督荆州 , 劝说 孙权把南郡也借给了刘备 。 薛文含糊其词 地说 “刘备取得了荆州” , 只 字不提借荆州 , 用以掩饰 “不提荆州归属” 的论点 , 完全不符史实 。 事实上正是 由于诸 葛亮的高瞻远瞩 , 孙权的恢宏大度 , 双方正 确处理 了荆州的归属 , 才结下了联盟 , 取得了 赤壁之战的胜利 , 奠定了鼎足三分的基础 。 那么荆州又是怎样丢失的呢?直接责任 在关羽 。 他 “刚而 自矜 ” , 小视孙吴 , 经常 制造边 境磨擦 , 鲁肃 “ 常以欢好抚之 ” ( 《三 国志 。 吴书 · 晋肃 传》) 。 孙 权 联姻 , 他 “骂 辱其使 ” ( ( (三国志 。 蜀书 · 关羽传》) 。 他围襄樊 , 擅取吴国的 “湘关米” (《三国 志 · 吴书 · 吕蒙传》 ) , 这成了孙权进兵的 导火线和借口 。 对内 , 关羽没修好政理 , 不 能存恤百姓 , 为吕蒙所利用 。 他 “ 善待卒伍 而骄于士大夫 ” , 不能 团结部属 。 南郡太守 糜芳 , 屯公安的将军士仁 ,“素 皆嫌羽轻己 ” 。 关羽出师 , 他们供给军资又不及时 , “羽 言 还 当治之 ” 。 子是 “芳 、 仁咸怀惧不安 ” , “使人迎权” (《关叼传) ) ) 。 最后 , 关羽轻 躁北伐 , 直接导致了荆州的丢失 。 按隆中路 线 , 北伐条件 , 第一要东联孙吴 , 无后顾之 优 , 第二要天下有变,第三要有出击秦川的 配合 。 这些条件一个都不具备 , 关羽就冒险 北伐 , 屯兵于坚城之下 , 不亡何待?更有甚 者 , 当曹操派徐晃援助襄 阳 , 又将孙权的 “讨羽 自效 ” 的书信 “以弩射示羽” 时 , 他 还犹豫不能去 。 这时陆逊的一封卑下书信竟 麻痹了关羽 , 使他 “意 大安 , 无复 所嫌 ” (《三国志 , 吴书 . 陆还传》 ) , “稍撤兵 以赴樊 ” (《吕蒙传》) , 给孙吴 留下了一 座空城 。 驻防宜都的孟达又被刘备调去取上 庸 , 蜀国君臣都达 到了利令智昏的程度 。 但是 , 丢失荆州最 根本的原因是三国鼎 立形成 过程中错综复杂的政 治 、 军事斗争形 势造成的 。 荆州 是刘备北伐中原的前进基地 , 蜀国 “得则保其 疆域, 失则只成乎坐困 ” , 位置十分重要 。 荆州地处吴 国上游 , 是它立 国的 门户 。 吴 国得不到荆州 , 在同盟中只能 当配角 , 所以它 是要尽全力来争的 。 这就是 当时斗争的总形势 。 一纸同盟条约怎能掩盖 这生存故关的利害冲突?公元二一五年 , 刘 备若不以武力去争江南三郡 , 他本来可以早 得汉中 , 增强实力 , 吴 、 蜀同盟的破裂也不 至 于如此之快 。 孙权尚能借荆州给刘备 , 刘 备取得益州后不主 动去谈判 , 却用 武力去争 江南三郡 , 在政治上是失计的 , 诸葛亮也有 责任 。 《隆中对》的路线是东联孙吴 , 北伐 中原 。 而刘备为了区区三郡与孙吴兵戎相 见 , 破坏了联盟 。 可见刘备未能很好执行隆 中路线 。 “贪而弃义, 必为祸阶 ” (《会肃 传》 注引《吴书》) 。 鲁肃这话 , 很有道理 。 荆州一失 , 兴复汉室 成了泡影 , 隆中对 策 的路线行不通 了 。 所以诸葛亮六出祁山 , 并没有直趋秦川 , 而是绕道西出 , 蚕食魏 境 , 以攻为守罢 了 。 综上所述 , 荆州失守并不是隆中对策萌 芽了重益轻荆的祸根 , 而是 当时斗争形势的 发展导致隆中路线未能很好执行 。 刘备两次 争荆州都是失计的 。 正确的路线还必须正确 地去执行 。 任何完善的计划都不能包容错综 复杂的斗争形势的实际发展 , 只 能因势 利 导 , 去争取胜利 。 关羽的北伐和曹操发动赤 壁之战一样 , 都是在条件不成熟时的轻躁冒 进 , 都是在发展顺利的形势之下丧失了理智 的表现 。 从这个意义说 , 三国纷争的历史也 是值得认真总结的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11-1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12 , Processed in 3.66879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