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和曹操虽然同是 野心 勃勃的政治阴
谋家
,
但二者又是非常不 同的
。
董卓是残酷
和暴庚 的典型曹操是欺诈和阴险的典
7臾
。
曹操的统治艺术显 然比董卓要来得高明
,
他
知道光靠暴力是不能解决一切 的
。
斗力不如
斗智
,
兵战不如心 战
,
“攻心
为上
,
攻城为
下
,
心战为上
,
兵战为下
”
。
他为袁绍设祭
时
,
曾感慨地说
:
“普
日吾与本初起兵时
,
本初问我曰
:
`
若事不辑
,
方面何所可据?
’
吾问之曰
:
`
足下意欲若何?
’本
初曰
:
`
吾南
据河北
,
阻燕
、
代
、
兼沙漠之众
,
南向以争
天下
,
庶可 以济乎?
’吾答
曰
:
`
吾任夭下之
智力
,
以道御之
,
无所不可
’”
(第三 十三
回)所谓
“
任夭下之智力
,
以道御之
”
,
就是
心战
。
心 战
,
主要是收买民心
。
曹操征张绣
时
,
曾令
“
大小将校
,
凡过麦田
,
但有践踏
者
,
并皆斩首(第十七回)于是百姓称颂
,
望
尘遮道 而拜
。
在破袁绍时
,
也曾号令三军
:
如有下乡杀 人鸡犬者
,
如杀人 之罪
”
。
(第
三十一回)又下令
:
“
河北居 民遭兵之难
,
尽免今年租赋
”
。
(第三十三回)
当然
,
这
种措施 是对 人民有利的
,
我所 说 的并不在于
措施的本身上
,
而在于这种措施的动机和目
的上
。
事实昭然
,
曹操并不爱民
,
他伐陶谦
时
,
扬言要
“
洗荡徐 州
,
方雪吾 恨
,
”
果
然
。
“大军 所到之 处,
杀戮 人 民
,
发掘 坟
墓
,
。
(第十回)攻袁绍时
,“杀
八万 余
人
,
血流盈沟
,
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
。
(第
三十回
)
曹操一方面杀 人如麻
,
一方面又伪
装布施仁政
,
他就是这样耍两面派 的手法来
笼络人 民的
。
曹操的险恶还在于 用种种诈术
来收买民心 和实行他的命令
。
征袁绍时
;
他
自己的马践坏了一大块麦地
。
依令该斩首
。
谁都知道
,
斩首是不可能的
,
但置之 不理 的
话又有违成命
,
在这种矛盾的情况下
,
他想
了一个
“
割发代首
”
的幌子
,
并使人以发传
示三军
,
“于是三军惊然,
无不凛遵军令
”
(第十七回)
。
征袁术时
,
军粮缺乏
,
曹操
令仓官王量以小解分散给 众 军
,
王后问
:
“兵士倘怨,
如何?
”
操说
:
“
吾自有策
,”
量依命
,
以小解分散
。
操暗使人各寨探听
,
无不暖怨
,
皆言承相欺众
。
曹操于是杀 王质
并出榜晓示
:
“王 质故行小解,
盗窃官粮
,
谨按军令
”
。
(第十七回)
这是何等的险恶
的政治手段
,
借人的 脑袋去镇压军心
。曹
操曾
经 犯疑而杀掉吕伯奢一家
,
回 头又把吕伯奢
杀了
。
但杀吕伯奢与王童不 同
,
前者是由于
错误理解引起的
,
如果不杀 吕伯奢
,
则曹操
将有被逮捕 的危险
。
(当然
,
这种举动是很
险恶的
,
为着保全自己而杀掉别人一家
,
我
只是说还情有可原 之处
,
因为已经 杀错了一
家
,
留着吕伯奢一人
,
必然导致自己被逮捕
起来
。
因此
。
杀 吕伯奢一举是不得已的
。分
而后者却完全是一种政治骗局
,
事先就已经
安排妥当了一
一要杀
王璧以镇压军心
。
这种
设下圈套来陷害人命的行为之可恶可怕已经
比杀吕伯奢一家的事更进一步了
。
但杀王 量
还与杀近侍不同
,
王重临死时还知道自己是
为什么而死的
,
近侍却连这一点 也不 明 白
,
就
糊糊 涂涂 死了
。
“曹操怕 人谋害
自己
,
常吩
咐左右
:
`
吾梦中好杀人
,
凡吾 睡着
,
汝等切
勿近前
’。
一日
,
昼寝帐中
,
落被于 地
。一近
侍慌取覆盖
。
操跃起拔剑斩之
。
复上床睡
。
半晌而起
。
佯惊日
:
`
何人杀吾近侍
’?
众以
实对
。
操痛哭
,
命厚葬之
”
。
这是怕人行刺
而设下的政治 骗局
,
却诡言为梦中好杀人
,
又是何等阴 险
。
杨修在近侍临葬时说得人骨
三 分
:
“承 相非在梦
中
,
君乃在梦中耳
”
?
(均见七十二回)
从表面上看来
,
曹操是爱
才的
;
而且很 重感情
,
例如 对待关羽
、
沮
授
、
王修
、
等等
,
并且为郭奉孝
、
典韦亲 自
致奠
。
而实际上却完全是 另一回事
,
例如杨
修就是非常有才华
,
正因为有才华而被杀害
的
。
在陈宫的问题 上
,
也 表现得冷酷无情
,
假如没有陈宫怎么会有以后的
“挟天下以
令
诸侯
”
的曹操呢?陈宫弃官亡命
,
把曹操从
1 19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