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不但不听
,
反把田丰哪当下狱
。
随后
,
官渡惨败
,
田丰的预见得 到证实
,
但
“绍
还
,
谓左右日
:`
吾不用田丰言
,
果为所笑
。
’
遂杀之
。”
O
袁绍不仅听不进别人的不
同意见
,
而且置人 于死 地
,
专横残暴到如此地步
,
结果只能是众叛亲离
,
彻底垮台
。
由
于路线不 正确
,
在袁绍集团内部也就必然产生大大小小的 山头和宗派
。
根据封 建宗法传
统
,
长 子袁谭应该为继承人
。
袁绍却派他为青州刺史
,
袁谭乘机拥兵 自重
。
他又偏爱少
子袁尚
,
处处加以袒护
,
冷遇袁谭
。
致使大臣分裂为 两派
,
辛评
、
郭图支持袁谭
,
审
配
、
逢纪支持袁尚
,
形成两个大山头
。
袁绍一死
,
两派立刻公开 分裂
,
举兵相攻
,
混战
不已
。
后来
,
他们分别被曹操击败
,
谭
、
尚兄弟落得可耻下场
。
这是袁绍集团奉行儒家
路线
,
宗派 主义恶性膨胀的必然结果
。
袁绍任人唯亲
,
宗派主 义大发展
,
结果 导 致 失
败,曹操善于 团结人
,
不别亲疏
,
注意防止宗派主义
,
结果取得胜利
。
这是两条不同的
组织路线所必然产生 的两种不同 的后果
。
这个历史的教训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
“往事越
千年
,
魏武挥鞭
,
东临喝 石有遗篇
。
萧瑟秋风 今又是
,
换了人 间
。
”
今天
的时代 和东汉末年已经大 不相同
,
阶级斗争
、
路线 斗争 的性质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曹
操毕竟是一个地主阶级的政治家
,
他不可能根除宗派主义
,
他用人 的目的不过 是为 了建
立一个新的地 主阶级政权
,
他也只能在地主阶级范围内实现某种程度的 团结
。
而 无 产阶
级具有最伟大的胸怀
,
能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
为解放全 人类
,
为建立共产主义 社
会而奋斗
。
宗派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 是根本不相容的
。
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彻 底铲除
宗派主义
,
才能消除资产阶级派性
。
在马列主 义
、
毛泽东思想 的基 础上
,
无产阶级可以
把二切革命者最大 限度地团结起来
,
为完成 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而斗 争到底
。
注
:
①
:
《三 国志
·
魏书
·
武帝纪》
②
:
《后汉书
·
孔 融传》
③
:
《三国志
·
魏 书
·
夏侯渊传》注引《魏书》
④
:
《三国 志
·
魏书
·
郭嘉传》
③
:
《兰国志
·
魏 书
·
任城成王彰传》
⑧
:
《三国志
·
魏书
·
荀嘴传》注引《典略》
⑦
:
《三 国志
,
魏书
·
贾诩传》
⑧
:
《兰 国志
·
魏 书
·
陈琳传》注 引《典略》
⑨
:
《三 国志
·
魏 书
·
高柔传》注引《魏氏春秋》
O
:
《三国 志
·
魏 书
·
武帝纪》注引《魏 书》
@
:
分别见《三国 志
·
魏 书
·
郭嘉传》注引《傅子》
@
:
《兰国志
·
吴书
·
诸葛瑾传》
O
:
《三国志
·
魏书
·
郭 嘉传》注引《傅子》
0
:
《三 国志
·
魏 书
·
袁绍传》
《杨写乞传》
、
《苟或传》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