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从《三国志》中学习智谋与计策
(0 次评价)8120 人阅读0 次下载
第一步 ; 而对他自己来说 , 却是悲剧的开端 。 尽管如此 , 他后来仍在曹 操与袁绍的对立之间为曹操献了许多良策 。 与荀或同时期的袁绍的谋臣沮授 , 曾再三劝说袁绍迎接献帝 , 但 均遭袁绍拒绝 。 所以 , 无论怎样好的计策 , 若不能得到采用 , 那就只能 成为一张画饼 。 而且 , 谋臣是否能在后世留名 , 那就看这个谋臣是否 能找到一个好的君 主 。 而君主能否成大业 , 又要看他是否能充分发挥 谋臣和部将的能力和作用 了 。 当然 , 在进入高度组织化的当今社会里 , 个人的才能往往难以得 到承认 , 但我们也不能不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 司马彭与诸葛亮的较量 计策并不一 定是按照一个国家的纲 领而设想出来的 , 可以说汁 策是在某种场合下的一 个特定 的记录 , 在英雄辈出 、 竞争激烈的三国 时代 , 多数计策的目的都是为了消灭敌人 , 保存 自己 。 这 一点 正是《三 国志》的趣味所在 。 司马鼓与诸葛亮在五丈 原的争夺战中 , 双方都采 用了虚虚实实 、 真真假假的攻心战 , 就是这样 的例子 。 蜀建兴十二年 , 即魏青龙二年(2 34 )二月 , 诸葛亮率十万大军进 驻渭南 , 并出击武功 。 对此 , 魏国派大将军 司马鲜防守 。 此时 明帝指 示司马煎 : 魏军不可主动出击 。 而 司马鼓则出军渭南 , 摆出一副背水 而战的架势 , 并对部下说 : “ 亮若勇者 , 当出武功 , 依山而东 。 若西上五 丈原 , 则诸军无事矣 。”② 也就是说 , 诸葛亮若东进便是速决战 . 若西 进则是持久战 , 但从诸葛亮 一贯的战术来看 , 是要西去 坚持持久战 的 。 那时 , 蜀军已与魏军交战多次 . 但都未采取过 蛮十的办法 , 而 是 脚 踏实地地节节进攻 。 魏延因此而对诸葛亮发牢骚 , 说诸葛亮胆小 怕 死 。 然而 , 诸葛亮仍然西行去五丈原扎寨了 。 为了打一场持久 战心 葛亮还实行 了军屯制度 。 其实 , 司马鲜也希望诸葛亮打持久战 。 当诸葛亮还未安好营 、 扎 好寨时 , 司马鳃便派郭淮张当 出击积石原 , 并打了个大胜仗 。 此后 虽 一 3斗 一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8-0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4:41 , Processed in 0.71662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