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国演 义》 是 怎样 塑造 刘备 形 象 的 l 5 9
众, 虏备妻子,进拔下邳,擒关羽,又击破昌稀。对于刘备 “ 望风而逃” 、置妻子于不顾、关羽被
俘、关系刘备人生转折、但场面并不激烈的这次战争,《 三国演义》特写了刘备、张飞劫寨失利和关
羽死守下邳、力保刘备妻小、大战曹操名将夏侯悖、徐晃、许褚的场面,保全了刘备、关羽的面子,
使刘备虽败犹荣,让关羽虽降而义。( 第二十四、二十五回)
建安五年,袁绍为了牵制曹操曾派刘备率领本部兵马两至汝南。第一次, “ 绍遣刘备徇漶强诸
县” 。据说,“ 自许以南,吏民不安” 。曹操 “ 以为忧” ,遂使曹仁南征。曹仁打败刘备, “ 尽收诸叛
县而还” ;刘备不敌,又跑回袁绍那里去。第二次,刘备到汝南后,即与黄巾龚都等部联合,有众数
千人,击斩叶县守将蔡扬。 ⑥ 不久,官渡之战结束,曹操 “ 自南击先主” 。据载,“ 公 ( 操)南征备,
备闻公自行,走奔刘表,( 龚)都等皆散。 ” ④ 刘备逃依刘表时,曹操没有追击他。 ‘
《 三国演义》却描绘出一场不存在的、有声有色的、虽败犹荣的、曹操与刘备的面对面的战争,
说:“ 玄德与关、张、赵云等,引兵欲袭许都。行近穰山地面 ,正遇曹兵杀来,玄德便于穰山下寨。
军分三队:云长屯兵东南角上,张飞屯兵于西南角上,玄德与赵云于正南立寨。曹操兵至,玄德鼓噪
而出。操布成阵势,叫玄德打话。玄德出马于门旗下。操以鞭指骂日:‘ 吾待汝为上宾,汝何背义忘
恩? ’玄德日:‘ 汝托名汉相,实为国贼!吾乃汉室宗亲,奉天子密诏,来讨反贼! ’遂于马上朗诵衣
带诏。操大怒,教许褚出战。玄德背后赵云挺枪出马。二将相交三十合,不分胜负。忽然喊声大震,
东南角上,云长冲突而来;西南角上,张飞引军冲突而来。三处一齐掩杀。曹军远来疲困,不能抵
当,大败而走。玄德得胜回营。 ”只是后来中了曹操的计,力战不胜 ,不得已才杀出重围,投奔了刘
表。这样,刘备的形象,又大大提高了。( 第三十一回)
刘备兵败当阳。《 三国演义》虽然讲述了其惨败的情况,但同时加写了若干局部的胜利,以迎合
读者不愿刘备失败和憎恶曹操猖狂的心理。例如,刘备使张飞率领二十骑兵断后,张飞 “ 据水断
桥” ,延迟了敌军对刘备的逼进,立有功劳。
隐其失败
有些刘备参与或指挥的战争,暴露了刘备的怯懦、乏谋,导致了失利或失败。《 三国演义》为了
顾全刘备的面子,特意将这些战争场面隐去了。
刘备参加过平定张纯反叛的战争,有史可据。但进军中,他突与叛军遭遇,受伤后装死,才免于
难。史籍不载刘备有何战绩。《 三国演义》隐去了不光彩的情节,而只说幽州牧刘虞 “ 令玄德为都
尉,引兵直抵贼巢,与贼大战数 日,挫动锐气” 。因此,“ 刘虞表奏刘备大功,朝廷赦免鞭督邮之罪 ,
除下密丞,迁高堂尉。公孙瓒又表陈玄德前功,荐为别部司马,守平原县令”( 第二回) 。
建安末年,曹操后方政局不稳,决策错误,撤离汉中。刘备抓住时机 ,两路出兵,一是自己在法
正的辅佐下,亲率赵云、黄忠、魏延等诸将 ,出东路,向汉中进兵;二是派遣张飞、马超、吴兰等,
出西路,攻取曹操西北驻军重地下辩 ( 今甘肃成县西) 。
刘备自己直接指挥的军队,屯驻阳平关 ,微有进展 ,但他错误地低估了曹操军队的力量,派遣陈
式等十余营兵力去切断马鸣阁栈道 ( 在今四川昭化县境) 。结果被曹将徐晃打得大败,蜀兵 “ 自投山
谷,多死者” 。本来处于进攻势头的刘备军队反而为敌反包围,失掉主动权,吃了败仗。刘备的主
力部队攻张邰,虽然形成了包围形势,但也未能克敌致胜。据说,刘备 “ 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
夜急攻邰。邰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 ”
张飞、马超、吴兰一路,“ 欲断 ( 曹)军后” ,结果被曹操的骑都尉曹休和议郎辛毗等识破,曹
军乘张飞、马超等 “ 未集” ,突袭吴兰,大破之,斩吴兰将任夔等,吴兰逃亡中被氐人杀死。《 三国
志 · 先主传》说,刘备 “ 分遣将军吴兰、雷铜入武都 ( 即下辩) ,皆为曹公军所没” 。张飞、马超败
走汉中方向。如此重要情节,《 三国演义》概不反映。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