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喜剧色彩不仅在于藏拙
,
还在于他的眼 泪
。
刘备在东吴所
使用的唯一武器
,
就是眼泪
。
甘露寺发现伏兵
,
他哭告国太
;
向夫人
讨教回荆州的计策
,
他先是
“暗暗垂泪”
,
末了则
:“
泪下如雨
”;
回荆
州途中
,
为谋求退追兵之计
,
也是
“泣告夫人”
。
在《隔江斗智》第三
折中
,
刘备在回门宴上
,
一个劲地佯醉
,
在小说中则一个劲地真哭
。`
两
者都是同一种策略的不同表现形态
。
可以说
“异
曲同工
”
。
总之
,
小说
刘备的喜剧色彩是对
《隔江斗智》杂剧的喜剧情趣的引伸和发展
·
元杂剧和通俗演义小说是两种不同豹艺术形式
,
具有各自不同的
艺术手段和审美特征
。
通俗演义的作者在汲取元杂剧的艺术营养时没
有生吞活剥
,
在情节安排上有所取舍
、
有所生发
,
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
小说家罗贯中善于学习
(包括向民间戏剧)又善于创新
,
《通俗演义谧
的孙刘结亲故事之于
《隔江斗智》杂剧
,
就是一个成功 的例证
。
由于
小说
《三国演义》的广泛影响
,
因而在近
、
现代戏曲舞台上活跃的著
、
名剧 目《甘露寺》
、
一《
回荆州》
、
《芦花荡》均系据小说情节改编
,
一般
读者和观众对
《隔江斗智》杂剧是十分生疏的
。
殊不知
,
正是这个杂
剧影响了小说孙刘结亲故事的创造
;
对于
《隔江斗智》杂剧在三国故
事流传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是不应当忘却的
。
注
本文所引《三国志平话》
,
据文学古籍刊行社一 九五六年影 印元刊《全相平话
五种》
。
所引《隔江斗智》杂剧据中华书局一九六一年排印本[明]减晋叔编《元
曲选》
。
所 引《三国志通俗演义》据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O年排印本
。
所引《三
国志》据中华书局排印本
。
作者单位
:
辽宁大学中文系
责任编辑
:
魏文哲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