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的鄂州南
草市
—
江汉平原市镇的个案分析
口杨果(武汉大学历史 系
,
副教授
、
博士武汉
430 07 2
)
宋代是江汉平原市镇发展的重要时 期
,
这有
两个主要的标志
,
一是小市镇的兴起与发展
,
笔者
对此有另文探讨
;
第二个标志就是大型 市镇的出
现
,
鄂州南草市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
,
它的发展可
以说是本区市镇发展的一个缩影
。
本文试图主要
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南草 市的成长作一点探讨
,
复原其历史面貌
,
并从中得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
结论
。
从空间关系和 功能结构来看
,
宋代的鄂州城
与其南门外的南草 市可称为府州级城镇与卫星城
结合的大城镇
,
虽然元明以后南草市逐渐消失
,
融
为鄂州的一个部分
,
但在宋代
,
南草 市是在鄂州附
近
、
作为其辅助市场存在的
,
鄂州 的区域自然地理
狠自枉屈
,
三顾臣于 草 庐之中
,
咨臣以当世之事
,
由是感激
,
遂许先帝以驱驰
。
”
应该真实反 映了
他当时的心情
。
赵翼《廿二史札记》
“三
国之主用
人各不同
”
条说刘备用人以
“
性情相契
”
,
诸葛亮 与
刘备就是一个性情相契的典型例子
。
《资 治通鉴》
载诸葛亮与刘备相识于建安 十二年
,
而真正成为
刘备幕僚是在第二年刘表死后
,
曹操大军南征 时
,
故诸葛亮自谓
:“
后值倾覆
,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奉命
于危难之间
。
”
从相识到出 山
,
其间大概只能算
是刘备的宾 客
。
三顾茅庐 反 映的是刘备爱贤的故
事
,
但从中也可以看到诸葛亮谨慎的个性
。
“时势造英雄”
,
是汉末天 下纷争
、
群雄相斗的
局 面呼唤人才
,
为大批的政治人才脱颖而出提供
了用武之地
,
而 汉末荆州的特殊政治文化环境
,
也
是孕育英才的一个火炉
,
诸葛亮就是由这火 炉中
锻炼出来的英雄
。
注释
:
宗贼是在汉末社会动乱中民 间以宗族乡里关系 为
基础组织起来的武装集团
。
详见唐长孺先生《孙吴建国及
汉末江南的宗部与山越》
,
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
三联书
店
。
《后汉书》卷
7 4《刘表传》
。
邓 羲
,
《后汉书
·
刘表传》作邓义
。
《全后汉文 》卷
91
。
见 《 隋书
·
经籍志 》
,
参见唐长孺先生《汉末学术中
心的南移与荆州学派》
,
载《襄阳师专学报》
19 89
年第
2
期
。
《全三国文》卷
5 6《刘镇南碑》
。
《三国志》卷
2 1
《 王聚传》
。
《三国志》卷6《 刘表传》
:“刘
备奔表
,
表厚待之
,
然
不能用
。”
《襄阳首旧记》
。
《三国志 》卷3 9《董和传》
。
沉
)
《三国志 》卷
15《 温恢传》
。
《三国志》卷3 5《诸葛亮传》引《魏略》
}
《三国志 》 卷
2 3《 和 洽传》
。
《三国志》卷犯《先主传》 注引《九州春秋》曰
:“
备住
荆州数年
,
尝于表坐起至厕
,
见牌里肉生
,
慨然流涕
。
还 坐
,
表怪问备
,
备曰
:“
吾常 身不离鞍
,
骸肉皆消
。
今不 复骑
,
骸
里肉生
。
[ J月若驰
,
老将至矣
,
而功业不建
,
是以悲耳
。”
《三国志
·
先主传》
。
《三国志
·
诸葛亮传》
。
(责任编辑
黄长义)
Jiang h
an
T
r, bu ne
1 9 9 9
·
1 2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