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南抚夷越”之我见
(0 次评价)4919 人阅读0 次下载
建宁郡大姓 , 但早已降蜀 , 实际早是蜀的宫 员 , 任命他为建宁郡太守也 在情理之中,云南 郡太守吕凯 虽住永昌郡不韦县 , 但是汉武帝 时才迁入南中的韦氏后代 , 并且在诸葛亮南 征前就已降蜀 ; 还有越周郡太守张襄也是外 面派进入的官吏 。 因此《汉晋春秋》云 : “南 中平皆即其渠帅而用之 。或 以谏亮亮曰 : ‘ 若留外人 , 则当留兵 , 兵留则无所食 , 一 不易也,加夷新伤破 , 父兄死丧 , 留外人而 无兵者 , 必成祸患 , 二不易也, 又夷累有废 杀之罪 , 自嫌衅重 , 若留外人 , 终不相信 , 三不易也 ; 今吾欲使不留兵 , 不运粮 , 而纲 纪粗定 , 夷汉粗安故耳 ” 。 这段话是不符合 客观实际的 。 诸葛亮平定南中的主要目的 , 如上所述 , 是在于为北伐准备军资与兵源 。 方国瑜先 生在《彝族史稿》中评述诸葛亮南征时说 : “蜀统治者在南 中进行经 济掠夺 , 资助北伐 中原 , 诸葛亮出师表所谓 “南方 已定 , 兵甲 已足, , 这就是经略南中的结果 。 ” 方先生此 言有理 , 从几位新任郡太守在南中所作所比 为就可以证实 。 在《三国 志 · 蜀书 · 李恢 传 》中记载 :“后 军还, 南夷复叛 , 杀害守 将 , 恢身往撰讨 , 钮 (锄)尽恶类 , 徙豪帅 于成都 , 赋出臾蹼 , 耕牛 、 战马 、 金银 , 犀 革 , 充继 军资 , 于 时费用不乏 。 ” 从这段记 载可以看出 , 南 征后南中地区并不平静 , 所 谓 “夷汉 粗安 ” 是夸张之谈 。 另一方面可以 证明南中的资源确实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伐战 场 , 以至达到 “于 时费用不乏 ” 的地步 。 再 看《华阳国 志 · 南 中志》的记载 :“ 以马忠 为样阿太守 , 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 , 为五部 , 所当无前 , 号飞 军 。 二, . 二 以夷多刚 狠不宾 , 大姓富豪乃劝令出金 、 帛 、 驰策恶 夷为家部曲 , 得多者奕世袭为官 , 于是夷人 贪财物 , 以渐服于 汉 , 成夷汉部 曲 。 ” 这里 讲的是马 忠当太守 后 , 首先为蜀扩充兵源 , 主要对象是当 时的 少数民族 , 因为他们 勇敢 善战 , 一方面可以为蜀扩充疆土卖力 , 另一 方面又免除地方反抗力量 , 一举两得 。 另外 在 《三国 志 · 蜀书 · 张疑传》裴松之 引注 《益部者旧传》载 : 祥柯(郡 ) 兴古撩种复 反 , 忠令疑领诸营往讨 , 疑内召降 , 得二千 人 , 悉传诣 汉中 。 ” 这里讲张襄招降的二千 潦人 , 后来也是用 于北伐 。 所谓 “悉传诣 汉 中 ” , 就是把二千撩人编为部伍开往北伐战 场 。 诸葛亮曾五次北伐中原 , 前后历时八年 之久 , 如果没有南中地区为其输送 “战马, 耕牛 、 金银 、 犀革 ” 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 这 场旷日弥久的北伐战争给 蜀中人民及南中各 族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 。 吴人张俨说 : 诸葛 亮 “空劳师旅, 无岁不 征 而使国力受其 荒残 , 西土苦其役调 。’ ” 充分表明各族人民 对战争的厌恶 。 诸葛亮平定南中以后 , 主要精力用在北 伐战争 , 为加强对北伐军中各少数民族士兵 的领导 , 同时削弱南中地方大姓势力 , 采取 了一系列策略措施 。 《华阳国志 · 南中志》 中记载 :“ 亮收 其俊杰建宁舞习 , 玖卜不获为官属 , 军 , 抉御史中垂 , 习官至领军 , 朱提孟 瑛辅汉将 ” 实际篓习带兵终年冲杀 在北伐战场,孟瑛实际 也整天生活在刀光刽 影之中 , 孟获虽是政府官员 , 但在诸葛亮及众 蜀 汉官员的监督之下不敢轻举妄动 。 正如章 太炎所说 :“中压威 慑百僚 , 乃以夷雯为之 者 , 以其无族 姻 , 远朋党也 。 ” 失掉群众 , 成为无群之首 , 这就是诸葛亮的 目的所在 , 实际上是一种调虎离山计 。 如果说这就是 “尽 渠帅而用之 ” 的 话 , 那是不值得称道 的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7:03 , Processed in 0.7149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