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以当代意识反观《三国演义》
(0 次评价)3639 人阅读0 次下载
· 72 · 南开学报 为一个动态系统加以研究 。 文 章把对 关羽的崇拜现 象 , 放到一个 广阔的背景 中 , 考 察其演变及其 与传统 文化的关系并探寻其 中的缘由 , 以期 “ 能正确地评价 它 , 合理地利用它 , 成功地引导它 , 以有利于我 们民族 的思想文 化建设和精 神文明建设 ”, 就是 意在通过 消化传统 、 利用传统来推 陈出新 。 而这正是我们所希 望看到的以当代意识反观《三国演义》的可贵尝试 。 其 长处在于 , 不仅从小说的客观方面体现 了关羽形象丰 富的文化内涵 , 而且从研究者 的主体方面透视出当代 意识的烙印 , 从而也就帮助我们超越时代 、 打通古今 , 帮助我们以当代意识的穿透 力从 古代作品中读出自 己 、 读出自我 、 读出时代精神 , 帮助我们为建构新文 化 而提供某种有益的 启示 和借鉴 。 当今的 社会 , 是一 个开 放的社 会 , 建构新时期 新 的文化 , 必然要求我们为适应社会生活 实践和发展的 客 观需要 , 不拘一 格广泛吸收 , 采 集人类一切进 步的 有益的文 化成 分来 不断丰富 、 完善其文化结 构体制 。 另一方面 , 正如恩格斯所 说 的那样 , 从巴尔扎克 的作 品中能够学到许多经济细节方面的东西 , 如革命以后 动产和 不动产的重新分配问题等等 , 小说作为用美学 方法写 成的历史 , 也确为人们采集各种各样的信息提 供了无 限丰富的矿产资源 。 从这 一意义上说 , 对作品 进行 某些应用性研究 , 自然也不失为以当代意识反观 《三国演义》的一种认知途径 。 从当代社会 的需要出发 , 对《三国演义》做广泛的 应用性研究 , 其理论依 据和心理基础 , 是众所周知的 接受美学 。 接受美 学理论 的代表人物尧斯在 其《文学 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中指出 : “一部 文学作品 不是独 立 自足的对 每个 时代每一位读 者都提 供同样 途径的 客体 , 他并不是一座文碑独白式地展 示自身的超时代 本 质 , 而像是一本管弦乐谱 , 不断地在它的读 者中激 起新的回响 , 并将作品本文从语词材料 中解放出来 , 赋予它以现实的存在 。” 诚如斯言 , 人类的文学活动 实 际厂是通 过 “ 作 者一文本 一 读者 ” 这一完整过 程完成 的有人说过 : 没有人读书 , 人们在书中读 的都是自 己 。 实为不刊之论 。 在阅读过程中 , 由于 人们从不同的 立场 、 观 点 、 角度出发 , 采用 不 同的思维方式 , 因而 对 一部作品产生 不同的看 法 , 从作品读到各自认同的内 容 , 这 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 因此 , 我们不反对人们 从不同的方面和视角去解读《三国演义》 。 近年来 , 《三国演义》的 应用性 研究 , 已成为与作 品文化探究相继出现的又一热点现 象 。 大家研究《三 国演义》 , 从 中解读并 进而领 悟了军 事 谋略 、 法制思 想 、决 策理论、领 导策略 、 领导心理 、 领导艺 术 、 人才观 念 、 用人艺术 , 等等 , 写 了许多文章 , 说明 在应用性 研 究方面取得 了很大成绩 。 但是 , 应 当指出的是 , 应用性研究必须特别注意 分寸 , 掌握好尺度 。 因为 , 《三国演义》毕竟不是军 事 学 、 管理学著作 , 不是人才学 、 心理学著 作 , 也不是 决 策论 著作 ; 同时另一方面 , 文 学研 究也不是一种纯 粹 的个人行为和消闲清谈 。 因此 , 即使是应用性研究 , 也 不 宜搞得过于琐碎 、 浅薄 , 不宜过于 随意地做简单机 械的类比和比附 。 曾经有位热心的读者 , 写 了一篇 关 于《金瓶梅》的论文以征求意见 , 文章说 : 潘 金莲训练 雪狮子 猫以陷害官哥的描写 , 可以证明在 中国早就有 了关于条件反射 的理论 , 并 由此推 论要比西方 早好几 百年 。 此种研究 , 难道不值得我们引以为训 吗? 其实 , 类似的选题和论文 , 在《三国演义》的应用 性研究中 , 也似曾相识 。 如某公 的( ( (三国演 义)公关语 言初探》一文 , 虽未及拜读 , 想必也不会讲出多少道 理 。 现代公共关系1 903年才在美国产生 , 《三国演义》 又何来公关语言呢?足见 , 提法本身就不科学 , 且过于 牵强 。 总之 , 像这样搞应用研究 , 无疑会降低探 讨《三 国演义》学术思想的严肃性和论 者的学术品格 。 这些 , 实在都是不能不予以充分注意 的倾 向性问题 。 (作者单位 南开 大学中文系 300071) 《天津社会科学》1 9 9 5 年第 5 期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2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22:19 , Processed in 3.65759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