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吴蜀文学不兴的社会原因探讨
(0 次评价)4029 人阅读1 次下载
抬出各种文学体栽的风格特点 。 而 同时的孙权却还不知 “ 书传篇妙 , 何者最美 ” , 作为江东 大倩的 阐泽 , “欲讽喻 以明治乱 , 因对贾谊《过秦论》 最善 , 权 览读焉 。 ” 这就是 江南君臣 的 “文学观 念” 。 吴 、 蜀二国文学观念 的不进步 , 和曹魏正相反 , 是因为优 家思 想还起着束缚作 用 的 缘 故 。 自汉武帝 崇尚儒术以来 , 官僚 多以经学起 家 , 长此以往 , 他们的 子孙大都继承家 学 , 以 此步入仕途 , 渐渐形成世 家大族 的高门风范 。 汉末大乱 , 在北方 , 曹操一方面 拉拢士族 , 但 另一方面 则给 予更多 的打击 , 曹操用人又是重才 不重德 , 所以儒家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 而在吴 、 蜀 二 国 , 情况不 甚积 同 。 孙权渡江 , 据有江表 , 政治与经 济主要依靠江东和 皖北世 家豪族大地主的支持 。 如吴郡 的朱张 顾陆 , 会稽的孙 魏虞谢 等 , 不 仅经济 、 军事 上 拥 有实 力 , 同时也 是儒学 世家 , 孙吴 政权 用人大都从此而 来 , 如 陆氏一家出二相 、 五侯 、 将军十余 人 , 担任郡吏的更多 。 另外 , 北方渡 江而 来 , 而后成为东吴 谋主的张昭 , 就 是典型的儒家 , 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东吴的统治思 想 。 蜀 国情况稍异于吴 , 从它 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看 , 法家思 想较为明显 , 如诸葛亮的治军 、 用 人都与曹操较接近 , 但实际上 他们有根本的区别 。 曹操父子是挟天子 令诸侯 , 志在篡汉 , 所以不 承认正统 。 刘备却以正统 自居 , 后来建国 即名为汉 , 作为蜀汉立国的维系 , 只能 是儒 家的正统思 想 。 他在 入罚后所依靠的一方 面是蜀与汉 中的大族 , 另一 方面 是从荆 州带去的世 族 , 其间也多是儒学世家 , 如杜微 、 许靖 、 孟光 、 谁周 等 , 还有一 些 原先 避乱荆州从司马 德 徽 、 宋忠治经的 士人 , 随刘备入蜀 , 后来也都 一是矍 国政权 的中坚力量 , 如尹默 、 李撰 等 。 另 外 , 诸葛亮所推行的法家思想也是排 斥文学 的 。 基于这些原因 , 蜀 国连一 点文学 的气氛都不 具备 。 第三个原 因是 经济 、 政治背景的 不 同 。 魏蜀吴三国鼎立 , 但实际上 , 无论 经济 、 军事 , 昊 、 蜀二国都不足以与魏抗衡 , 仅凭地 形天险 , 侥幸得以偏安一时而已 。 所 以吴 、 蜀 二国自建 立之初 直至灭 亡 , 时 刻都要提 防北方 的 入侵 。 诸葛亮的屡次北伐 , 只是主观上的努力 , 企 图以攻为守而已 , 结果却 耗尽了国 内储 蓄 , 一侯其死 , 就 表现 出蜀国的虚弱来 。 相 对说来 , 北方 则较优 游 , 在曹操完成了北方 的统 一之后 , 一方 面休养生 息 , 另 一方 面则在积聚力量 , 随时 准备吞 掉南方 。 所以北方 有时 间有 力量发展文化事业 , 南方则自身难保 , 何暇治文 。 吴 、 蜀 两 国君臣 , 自上至下对 自己的霸业 就持怀疑 、 悲观的态度 , 当临大战之时 , 表现 愈为 明显 。 据《周瑜传》载 , 建安 十三年 , 曹 操乘破荆 州之势 , 率军南进 , “权 延见群下, 问以计策 , 议者咸曰 :‘ 曹公豺 虎也 , 然托名 汉相 , 挟天子以征四方 , 动以朝廷为辞 , 今日拒之 , 事更不顺 。 ’ ” 可见这确是 当日江 南人 士 的普遍思想 。 虽然后来赤壁 一 战确立了鼎立局 面 , 但这种思 想根深 蒂 固 。 黄武三年九月 (2 24年) , 曹王观 兵大江 , 孙权 令 赵达算吴盛衰 , 达谓吴衰当在 五十八年后 , 权日 :“今 日之忧 , 不 暇及远 , 此子孙事也 。 ” 孙权一代雄主 , 尚且如此 , 也就难怪南方人 士何以心 神不定 , 思 归 中原了 。 另外一个 重要原因是曹操 的挟夭子以令诸 侯 , 尽 管 周瑜骂他 “托名汉 相 , 实则汉贼 ” , 但谁也不可 否认 , 汉正统 是在北方 , 这对于功名之士 来说 , 吸 引力远远超 过 孙权 、 刘备 。 加之孙权政权中的大批 士人 来 自北方 , 他们也不愿 意僻处一隅 , 以致孙权对 他 们常持不信任态 度 , 戍 边战士皆质 其妻子 , 这 更加深 了昊国内部的互相 猜疑 。 蜀 国处境 较吴更 为局促 , 但刘备比孙权会用人 , 尚得上下一心 , 惜其去世过早 。 后主刘禅昏庸无能 , 1 00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9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8:50 , Processed in 0.72358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