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政治对抗中的地域文化观略论
(0 次评价)3985 人阅读0 次下载
舞人心的作用,从而扭转了危机,改变了战争的形势。 综上所述,《 三国演义 》 中的“ 义 ” 与战争的关系极为密 切,“ 义 ” 对战争的影响和作用无比巨大,这是作者在以“ 义 ” 为线索的总体构思之下形成的一种写战争的特色。这不仅 使战争的描写更为生动、 精彩,使我们对战争的起因 、 发展和 结局等有了一个更明晰更理性的认识,而且这种描写成为了 表现作品“ 义 ” 的主旨的重要手段,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兴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 [M ].北京:高教 出版社, 2000年7月. [2 ]罗贯中.三国演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 年12月. [3 ]吴国联.论《 三国演义 》 的战争描写特色[J ].大连教 育学院学报, 2005年12月. [ 4 ]沈伯俊.小说 《 三国志 》 之精髓与主题[J ].成都大学 学报, 2006年第6期. [ 5 ]郭兴良.中国古代文学(下)[M ].北京:高教出版社, 2000年7月, 159页. [ 6 ]林伦才.仁义君王空幻意识的破灭 — — — 谈《 三国演 义 》 中的刘备形象[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年4月. [ 7 ]黄钧.我们民族的雄伟的历史悲剧[J ].社会科学战 线. 1983年第4期. [ 8 ]刘建华.超人还是凡人 — — — 论《 三国演义 》 中的刘备 形象[ 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5月. [ 9 ]彭波.关羽华容道私纵曹操的行为阐释[J ].成都大 学学报, 2007年第3期. (上接第125页)   注: ①有关“ 正统 ” 观念的研究,可参汪文学:《 再论中国古 代政治正统论 》,《 贵州文史论丛 》1998年第6期。胡克森: 《 论中国古代正统观的演变与中华民族融合之关系 》,《 史学 理论研究 》1999年第4期。秦永洲:《春秋战国的华夷之辨 与华夏正统之争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 。董 恩林:《 试论历史正统观的起源与内涵 》,《 史学理论研究 》 2005年第2期 。 ②《 后汉书 》 卷五《 安帝纪赞 》 载:“ 安德不升,秕我王 度。降夺储嫡,开萌邪蠹 。 冯石承欢,杨公逢怒。彼日而微, 遂祲天路。 ” ③ 《 三国志 》 卷一 《 魏书一 · 武帝纪 》 引 《 魏武故事 》 。 ④参雷家骥:《 中古史学观念史 》,台湾学生书局, 1990 年,第262页。 ⑤ 《 荀子 · 大略 》,王先谦集解,《 诸子集成 》,第二册,中 华书局重印世界书局本, 1954年,第321页。 ⑥ 《 三国志 》 卷十 《 魏书十 · 荀攸传 》 。 ⑦ 《 三国志 》 卷十四 《 魏书十四 · 刘晔传 》 。 ⑧ 《 三国志 》 卷一 《 魏书一 · 武帝纪 》 注引 《 九州春秋 》 。 ⑨ 《 三国志 》 卷二 《 魏书二 · 文帝纪 》 。 ⑩ 《 三国志 》 卷十三《 魏书十三 · 王朗传 》 注引 《魏名臣 奏 》 。 λ 《 三国志 》 卷二 《 魏书二 · 文帝纪 》 注引 《 魏氏春秋 》 。 λω《 三国志 》 卷三 《 魏书三 · 明帝纪 》 注引 《 魏略 》 。 λξ《 三国志 》 卷四十五 《 蜀书十五 · 邓芝传 》 。 λ ψ卢云:《 汉晋文化地理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第111页。 λζ《 三国志 》 卷四十一 《 蜀书十一 · 张裔传 》 。 λ{《 三国志 》 卷三十八 《 蜀书八 · 秦宓传 》 。 λ |《 华阳国志 》 卷二 《 汉中志 》 。 λ } 《 三国志 》 卷四十一 《 蜀书十一 · 张裔传 》 。 λ《 三国志 》 卷四十 《 蜀书十 · 杨仪传 》 。 υ《 三国志 》 卷四十四 《 蜀书十四 · 姜维传 》 。 《 三国志 》 卷三十五《蜀书五 · 诸葛亮传 》 注引《 襄阳 记 》 。 ω《 左传 · 僖公二十二年 》,《 十三经注疏 》(上册),中华 书局影印清嘉庆二十年阮元刻本, 1979年,第1813页。 (上接第148页) |郦道元著,陈桥驿主译《 水经注全译 》,山西人民出版 社, 1995年,第490页。 } 李伯勋:《 黑水地址商探 》,《诸葛亮集笺论 》,陕西人 民出版社, 1997年,第211 - 212页。 郭荣章:《 诸葛亮出斜谷的行军之道 》,《 成都大学学 报 》(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 ν υ 李之勤:《<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六<褒斜道>条校 释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年,第3期 。 ν 《 三国志 》 卷40《 蜀书 ·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中 华书局, 2006年,第596页。 νω《 三国志 》 卷40《 蜀书 ·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 引 《 魏略 》,中华书局, 2006年,第597页 。 ν ξ《 三国志 》 卷35《 蜀书 · 诸葛亮传第五 》 引《 魏氏春 秋 》,中华书局, 2006年,第552页。 νψ《 三国志 》 卷40《 蜀书 · 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 》,中 华书局, 2006年,第596页。 441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7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13 , Processed in 0.639557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