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第期
MOVIE LITERATURE
电影
文学
与观众的距离。让观众对这些英雄产生认同感。至于被一些背
书族狂批的赵薇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女有责”,并没有引发
全场哄笑,因为她所说的这句话很符合她在电影中的形象。
四、缺失:众说纷纭话《赤壁》
1.是戏说还是历史
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写得好: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
的面容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 在驰骋
纵横。”电影《赤壁》的开头是演曹操南征,赵云救阿斗,没
有提到这是长阪坡,后面交代说,这是新野撤退。在历史上,
刘备率领的是襄阳十万多百姓撤退,因为行走缓慢,在当阳被
曹操五千骑兵追上,一万多士卒被骑兵打垮,不得不抛弃十多
万百姓,率领几十骑向汉津逃窜。幸得关羽船队在汉水接应,
才拣得一条性命。长阪坡一役,刘备损失惨重,不但一万多步
骑血本无归,数千辆辎重完全见获,连自己的两个女人都死在
乱军中,如此惨烈的情节,电影中毫无表现,实在可惜。影片
中说刘备竟然率领十多万百姓安全撤离,让人大跌眼镜。
《赤壁》声称改编自《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但
《三国》里的人物早已成为大众想象的组成部分,除非是学术
研究,别说是故意搞搞新意,即便只差毫厘,看起来还是有点
别扭。以历史来讲,我实在想不出东吴还有一个甘兴的将军。
吴大导演估计讲的是甘宁吧?曹操那边还有一个叫夏侯携的将
军,我脑海里也搜索不出来是谁,估计是夏侯惇,可是眼睛又
没瞎;诸葛亮嘛,虽然说他是农民,可是别忘了,荆州刺史
刘表可是他的表姐夫哩,虽然宰相家里还有三门穷亲戚,但日
子相信也不会太寒酸,竟然给牛接过生?诸葛真是内政全能型
人才!还有张飞用的是长枪,不是丈八蛇矛,没有当阳桥的情
节;为了让孙权下决心抗曹,孙权被老虎追来,周瑜竟然阻止
众将去救,万一有个闪失那谁去做抗曹的主心骨?更让人觉得
大失三国所特有的文化元素的摔阿斗、覆巢之下无完卵、舌战
群儒等彰显人物内心世界和自身风采的精华也不知去了哪里?
周瑜带着吴国将士拜见刘备时,刘备居然在编草鞋!更让人觉
得可笑的是:林志玲给马取个名字叫萌萌;赵薇会点穴,还直
接把一匹马给点倒了这到底是戏说还是历史?难怪院线满
场咋咋称奇之声不绝于耳了。
2.是喜剧还是搞笑?
这部电影的演员表现的大都很不错,人物刻画表演除了林
志玲小姐,其他的演员表现都很出色。我个人比较喜欢胡军饰
演的赵子龙,虽然,他演的赵云只会步战不会马上功夫,一
打仗就下马,俗话说:大将无马如无双腿。估计是为了拍出来
好看,连战甲腿前的甲胄和头盔都没了,救阿斗时只能用布包
背在身后,在乱军中孩子不死才怪!金城武演的诸葛亮就更好
笑了,一上来就趴在草地上听敌军的动静,军师沦落到这种地
步,真是匪夷所思,那些探马拦骑都干什么去了?大战时,张
飞居然把诸葛亮指挥的团团转,张飞是尽显大将风度,诸葛亮
变成了一个跑腿的,对保护老百姓撤退抵挡曹军的作战计划,
心里一点谱都没有,真不知道刘关张这哥三三顾茅庐请的到底
是什么人,得他怎么能安天下呢!而周瑜成熟稳重,大度、谦
和、谦虚、唯才是用、亲和力极强,很难想他能被诸葛亮气
死。关羽,傲气太少、胡子太少、脸的红度太少、青龙偃月刀
的尺寸太小。而且和赵云犯同样的毛病,打仗不骑马,倒像一
位江湖刀客,不像是驰骋沙场,让人闻风丧胆的大将。孙权更
搞笑,竟然还染了发,眼睛像是戴了变色的博士伦(好像是蓝
色的),真不知道吴导是怎么考虑的!
缺失了文化元素的《赤壁》,更加注重了战争场面的描
述,很多打斗场面过于血腥,让人很不舒服,似乎很有点像国
外的特洛伊等大型械斗场面,吴导不是为了迎合西方媒体而放
弃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精华吧!总而言之,感觉这部片子属于
三国演义+三国志的混合体,属于现代情感剧和古代武侠剧的
集合体,属于搞笑剧和历史剧的杂交体!
3.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
毫无疑问,以目前的势头来看,上映一个星期即有3个亿
的票房,应是中国当下电影市场无与伦比的商业巨片。曾几何
时,当观众为陈可辛的《投名状》创下国内票房的最高纪录激
动不已时,陈可辛却淡然地说,这是一部为商业而拍的影片,
拍完后便不想再看了。因为观众喜欢看这样的东西,所以嗅觉
灵敏的导演们,才会选择生产这些被陈可辛看成是“垃圾”的
商业作品。
当票房成为最大的追求目标,艺术便不再是电影的唯一。
所以连在国外电影节上频频获奖、但有奖无市的贾樟柯也不得
不感叹,将目光转向票房市场。当市场因素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的时候,大片便不再是历史延伸的艺术演绎,而是一枚娱乐的
商业蛋。
令人扼腕的是,有陈凯歌的《无极》在前,吴宇森花了
7000万美金烧就的《赤壁》,仍然算不上一部标准的烂片。
烂又烂不过陈凯歌,无厘头又比不过周星驰,吴宇森做了几十
年的三国梦,注定成不了经典。如果吴宇森把小乔改名为海
伦,那《赤壁》就是一部东方《特洛伊》。这本身并没有什么
错,关键看你怎么把西方的大木马塞进《赤壁》的围城里。我
们其实也不怕吴宇森的“好莱坞”化,我们怕的是吴宇森一会
儿好莱坞,一会儿中国大片,一会儿李安,一会儿周星驰。十
多位轮换的编剧加上一个处于分裂状态的吴宇森,注定只能拍
出一部四不像版的《赤壁》。也许,我们不必对这部豪华大片
太过以古律今般求全责备,毕竟这不是罗贯中的“三国”,而
是吴宇森的《赤壁》吧。
[参考文献]
[ 1] 龙一.《赤壁》: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N].经济参
考报,2008-07- 12.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A ]. 唐宋词鉴赏词典[C].上海:上
海古籍出版社,1988 .
[3] 吴伟业.圆圆曲[A ] .历代诗词名句辞典[C].北京:作家出版
社,1986.
[ 4] 杜牧. 赤壁[ A ] . 唐诗鉴赏词典[C] .北京: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3.
[作者简介] 余和生 ( 1955—),男,江西乐平人, 上饶师范学院
中文与新闻传播系教授,从事文艺学教学与研究。
作品透视
4200818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