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伟表:二十世纪《 三国演 义》 文献研究述要
借 《 史 记 》 、 《 汉 书 》 、 《 资 治 通 鉴 》 及 唐 人 小 说 。 梅 显 愚 认 为 《 三 国 演
义 》中 纯 熟 而 精 彩 的 战 争 描 写 , 借 鉴 了 《 左 传 》描 写 战 争 的 出 色 的 叙
事 经 验(《<左 传>战 争 描 写 对<三 国 演 义>的 影 响 》, 刊 《 社 会 科 学 辑
刊 》1 99 2年 第2期)。 丘 振 声 、 叶 青 、 冒 忻 等 认 为 《 世 说 新 语 》 、 《 搜 神
记 》 等 魏 晋 六 朝 笔 记 小 锡如寸《 三 国 演 义 》 故 事 情 节 的 提 炼 、 人 物 形 象
的 塑 造 等 起 了 较 大 影 响;唐 代 诗 人 吟 咏 三 国 时 代 人 事 的 诗 篇, 对 罗
贯 中 的 创 作 产 生 了 积 极 的 影 响;不 少 唐 诗 被 直 接 搬 进 《 三 国 演 义 》
中 , 成 为 整 个 作 品 的 有 机 组 成 部 分 ⑥。 周 兆 新 在 《三 国 演 义 考 评 》 一
著 中 经 细 密 考 索 后 指 出 , 构 成 《三 国 演 义 》 核 心 和 精 华 部 分 的 内 容
直 接 来自宋 元 讲 史 艺 术 中 的 “ 说 三 分 ”。 陈 翔 华 在 其 三 十 余 万 言 的
力 作 《 诸 葛 亮 形 象 史 研 究 》(浙 江 古 籍 出 版 社1 9 9 0年 版)中 认 为 , 由
历 史 人 物 到 艺 术 形 象 的 演 变 过 程 , 其 实 就 是 “ 历 史 人 物 本 身 的 事 迹
材料”、 “历 史上可 资汲 取的 其他 人物有 关故 事”、“前 代传 说与 创作
的 艺 术 沉 积 ”、 “ 创 作 者(包 括 口 头 传 说 者 、 民 间 艺 人 与 作 家)所 处 时
代的 要 求, 以 及其本 人的 生活、思想与 文化艺 术素养”等诸因 子不
断 交合 的过 程 。作 者皇 然是 通过 对诸 葛亮 形 象演 变 的个案 考察 总
结 出 这 一 论 断 的 , 但 由 于 诸 葛 亮 形 象 一 直 处 于 三 国 故 事 题 材 的 核
心 地 位, 这 一 论 断 实 际 上 可 以 看 作 是 对 《 三 国 演 义 》生 成 史 的 概 要
表述。而在 具体的 考 察中, 则 基本 上包融了 上 述诸 层面。上述 种种
认 识 进 一 步 完 善 了 《 三 国 演 义 》的 成 书 过 程 。
就探 流而言, 对后世 小说的 影响已 不 再限 于纯 粹的 历史演 义
小 说 , 还 包 括 后 传 、 新 编 、 反 案 之 类 的 续 书 及 拟 话 本 、 《 西 游 记 》、 《 金
瓶 梅 》 等 其 他 明 清 小 说 。 陈 翔 华 《 诸 葛 亮 形 象 研 究 史 》 下 编 第 一 章 ,
沈 伯 俊 《<三 国 演 义>与 明 清 其 他 历 史 演 义 小 说 的 比 较 》(刊 《明 清 小
说 研 究 》1 9 9 9年 第2期), 李 保 均 主 编 的 《明 清 小 说 比 较 研 究) } (四 川
大 学 出 版 社1 9 %年 版)第 二 章 , 欧 阳 健 的 《<三 国 志> <三 国 演 义>
<赤 壁 之 战>》(刊 《三 国 演 义 学 刊 》 第1辑)和 《 陆 士 愕 的 奇 想 之 一:三
国 的 改 革 —<新 三 国>析 评 》(刊 《明 清 小 说 研 究 》1 9 8 9年 第1期)等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