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对曹操屯田的几点看法
(0 次评价)3206 人阅读0 次下载
制 。 史书上记 载 , 曹操在 “破黄巾” 、 “得 贼资业 ” 之后 , 随即与其部下枣抵 、 任峻等反复讨 论 , 然后决定大搞屯田 。 因此 , 可 以看出 , 曹操破黄巾与兴屯田是有直接联系的事 。 这里必 须注意的是 , 从黄巾军 的耕战传统 , 变为曹操的屯田制度 , 在性质上已经有了根本的变化 , 屯田制的生产关系 , 是封建剥削关系 , 屯田制下的劳动者 , 是封建政权的依附农民 。 当然 , 曹操的功绩 , 也 不 可否认 。 曹操以及枣抵 、 任峻等人 , 注意利用农民军且耕且战 经验 , 总结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 , 使用政权力量到各地推广 , 促进了北方经济 的较 快恢 复 , 是起了一定作用的 。 但是 , 不能因袭陈说 , 把农民军为屯田提供经验的厉史一笔抹掉 。 人 民群众具有无限 的创造力 。 历史上的法家人物 , 要想有所作为 , 住住注意从人民群众 那里吸取养料 , 然后打上本阶级的熔印 , 形成法家路线 。 研究阶级斗争和儒法斗争关系 , 这 个问题很值得注意 。 从黄巾军耕战体制演变为曹操屯田制 , 就是很能说明问题的一个实例 。 第三点 , 对曹操屯田要进行阶级 分析 , 不能只讲其历丈进步作用 , 而忽视其阶级实质 。 列宁指 出 “必须牢牢把握住社会阶级划分的事实, 阶级统治形式改变的事实 , 把它作 为基本的指导线索 , 并用这个观点去分析一切社会问题 ”。 《论国家》 曹操的屯田政策 , 是地 主阶级统 治 、 压迫和剥削农民阶级的政策 。 这是分析曹操屯田政策的出发点 。 首先 , 曹操实行屯田 , 是建立在对黄巾起义军的镇压和对农民的掠夺的基础上的 。 这一 点前面已经提到 。 其次 , 屯田政策的目的 , 是把 “ 散失 ” 的农业人 口 , 重新束缚到土地上 , 重建已被打乱 了的封建生产关系 。 并且这种屯田政策 , 对 “ 屯田客 ” 的剥削 、 压迫 , 还是很 重 的 。 管理 “ 民屯 ” 的一般都是武职官 , 可见它带有很大的强制性 。 “ 屯田客 ” 没有离开土 地的自由 , 实质上是国家的农奴 。 “军屯” 中的隶属关系就更强了 。 在所谓 “ 士家 ” 制度的 控制下 , 不但男子要终身服役 , 还要父死子 继 , 世代传袭 。 有逃亡者则以军法严惩 , 还要 “ 罪 及妻子 ” 三国志魏 怜 卢毓传》 。 屯田上的农民 , 被剥削量是很重的 。 用官牛的四六分成 , 用私牛的对半分成 。 所以 , 屯田制绝不是对农民实行什么恩赐 , 而 只是曹操政权进行阶级统 治 的一个工具 。 正因为是如此 , 当时就有被压迫阶级的反抗斗争 。 在曹操开始大规模推行屯 田制之时 , 就出现过 “ 民不乐 , 多逃亡 ” 《三团志 · 魏 书 · 袁涣传》 的现 象 。 随着屯田制的推行 , 对农民剥削的加重 , 反抗斗争日益发展 。 公元二一五年 , 还爆发过以 “ 屯田客 ” 吕并为首的 农民起义 。 事实说明 , 屯田制度之下 , 一直进行着压迫剥削和反压迫剥削的尖锐的阶级斗争 。 评价屯田制的历史作用 , 绝不能回避这一点 。 揭露曹操屯田制的阶级实质 , 和肯定屯田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 , 两者并不矛盾 。 我们说 曹操屯田在历史上有一定的进步作用 , 就是用历史唯物主 义观点去肯定它的 。 同时 , 指出了 它的阶级局限性 , 这样也不会降低对曹操的厉史评价和贬低法家人物的地位 。 曹操屯田的历史表明 , 农 民战争 , 农民的阶级斗争 , 对于曹操屯田及其法家路线的形成 发展 , 起着决定 、 制约 和影响的伟大作 用 。 总之 , 我们研究农民战争和法家进步作用的关系 , 一定要牢记毛主席 的科学论断 “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 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 、 农民的起 义和农民的战争 , 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4:25 , Processed in 0.74818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