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
都认为曹操是最大的威胁和敌手
,
需
孙
、
刘联手 对付
,
“
共治曹操
”。
四
、
都看出天下会出现鼎足三分之势
,
鲁
肃认为
,
“惟有
鼎足江东
,
以观天下之
”,
诸
葛亮认为应先取荆
、
益二州 为家
,
外结孙权
,
待机 北伐
。
五
、
都看到了荆州的战略地位和地理优
势
.
鲁肃认为荆州
“有
金城之固
,
沃野 万里
,
士民殷富
,
若据而有之
,
此帝王之资也
。”
诸
葛亮认为荆州是
“用武之国”,
非常富裕
。
所
不同的是诸葛亮还看到了益州
,
想到 了北伐
。
鲁肃说第一段话
,
是在诸葛亮见到刘备
之前
。
第二段话
,
是在刘备见到诸葛弃后不
久说的
。
鲁肃更明确地说出了
“汉室
不可复
兴
”
的论断
。
诸葛亮其实也不一定不这么认
为
,
但刘备既来间他兴复汉室的大计
,
诸葛
亮也就不便断然说
:“汉不可复”。
即在孙权
,
听了鲁肃的话后也说
:“今尽
力一方
,
冀以辅
汉耳
。
此言非所及 也
”。
实际是认为当时抛弃
拥汉口号还为时过早
。
鲁肃和诸葛亮见识不谋而合
,
说 明当时
形势所趋
,
已显三分端倪
,
高明之士 不止 一
人已见到此
.
并非只有一个诸葛亮未 卜 先知
。
还有一个人 也曾对孙 权说过与鲁肃相似
的话
。
这就是甘宁甘兴霸
。
甘宁从黄祖那里
投归东吴之后
,
即向孙权进言说
:
今汉柞日徽
,
曹操弥骄
,
终为幕盗
。
南荆之地
,
山陡形便
,
扛 川 流通
,
诚是国之西势也
。
宁已观刘表
,
虑既不远
,
儿 子又劣
,
非能 承业传墓者也
。
至羊当早
规之
,
不 可后操
。
图之之计
,
宜先取黄祖
。
祖今年 老
,
昏龙已甚
,
时谷并乏
,
左右欺弄
,
务于货利
,
使求吏
士
,
吏士心怨
,
舟船战具
,
顿废不修
,
怠于耕农
,
军
无法伍
。
至羊今往
,
其破可必
。
一破祖军
,
鼓行而西
,
西据绝关
,
大势弥广
,
即可渐规巴蜀
。
这段话中
,
虽然没有提到三分之势
,
但
却已想到规模巴蜀
。
较之鲁肃设 想更加 宏远
,
直想到 要与曹操划江而治
,
分庭抗礼
。
这里
没打算到刘备
,
倘如果 没有刘 备异军突起
,
甘
宁的话也是可 行的
。
其他对曹操
、
对荆州地
利
、
对汉室朝廷的看法
,
却与鲁肃相同
。
以上提出鲁肃
、
甘宁的关于天下形势的
分析
,
并非是要 贬低诸葛亮
。
诸人之中
,
诸
葛亮年令最小
,
且身在陇亩
,
信息不如鲁
、
甘
方便
,
而对天下事了如指掌
。
其指点刘备迷
津
,
其先荆后 益
,
·
东联西和
,
南抚 北征
、
待
机而动
、
两路北伐的战略
,
确是高瞻远瞩
,
切
合事理
,
超出济辈
。
如果不是关羽大意 失荆
州
,
使其两 路北伐计划落空
,
谁知道历 史会
怎么发展
,
鹿死谁手?
注
:
《三国志
.
蜀书
·
诸葛亮传》
《三国志
·
昊书
·
甘宁传》
作者单位
:
青岛大学社会学系
、夕3尸,尸角尸勺喃州丫,, 尸, 尸、尸多砚 全尸, 尸马尸嘴 ‘,勺 ‘
.
勺夕 龟尸,‘,、户、夕勺夕、户勺夕兮尸
.晰,,
‘,,甲, 尸勺尸、尸马尸, 夕 兮坦曳之鱼 已,嗬,、夕
侧丫牡张产
, 尸竺萦) ,坦鱼坦
重
口要
启事
为感谢 荷兰侨领梅 旭华
、
孙雨澄 伉俪对 我 刊的支持与资助
,
我刊曾在封面右上 角 刊 出
“
本刊得 到荷兰侨领梅旭华
、
孙雨澄伉俪资助
”
的文字
。
刊出 后
,
梅先 生致函本刊表 示
,
支持
学术刊物为其夙愿
,
但对刊出上述文字深为不 安
,
现遵照梅先 生的意见
,
从本期起
,
不再 刊
出上 述文字
。
特此敬告读者
。
本刊编辑部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