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谋无断
”
,
刘表
“虚名
无实
”
,
孙策
“
藉父之名
”
,
刘璋
“
虽 系宗室
,
乃守户之犬
”,
其余如张绣
、
张鲁
、
韩遂之辈
“
皆碌碌小人
,
何足挂
齿
”,
诚可谓胸怀韬略
、
雄视天下
,
“
气吞山河如虎
”
,
壮志凌云
。
事
实上
,
曹操是作品中最具英雄霸气的人物
。
所以鲁迅 曾说
“
曹操是
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
,
他
“
至少是一个英雄
”
。
也正因为曹操是一位
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
所以
“
拥刘反曹
”
贬低曹操多少年
,
而事实上
也没有将他完全真正地贬倒
。
曹操的 意义不仅在于其作为英雄霸主具有经天纬地的雄才大略
和盖世功勋
,
而在于其对于三国历史具有一种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
我以为正是曹操揭开了群雄逐鹿
、
三 国纷争的序幕
。
关于争霸的开
端
,
一般的理解为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
。
这当然是对的
。
三国 的历
史就是在黄巾起义瓦解东汉政权的一片废墟上展开的
,
黄 巾起义无
疑是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
为
《三国演义》提供了宏大的
历史背景
。
但若再作进一步追究
,
除此之外
,
当另有更为直接的原
因
。
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
,
各路诸侯闻风而动
,
结成神圣
同盟
,
共讨黄巾
。
虽然他们勾心斗角
,
各抱野心
,
相互钳制
、
暗算
,
但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毕竟在其共同的镇压下失败了
。
这恰恰说明
其时虽然汉室暗弱
,
朝政日非
,
但百足之虫
,
死而不僵
,
尚处在高
度的中央集权统治之下
,
征讨黄巾便是在统一的王权指挥下进行的
,
期间各个政治集团都从中分得一杯羹
,
其力量迅速膨胀
,
但并未达
到与汉王朝分廷抗礼的地步
。
曹操在加速汉王朝集权统治分裂
,
促
成群雄割据局面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
。
与刘备
、
孙权一样
,
曹
操也是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
.
不过其时只是个小角色
,
官居骑
都尉
,
兵不过五千
,
其战绩也不如其他诸侯显赫
,
所以黄巾起义对
曹操来说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意义
。
真正展现其英雄本色
,
令世人
刮目相看是在以后与董卓的斗争
。
正是讨伐董卓
,
才把曹操推上了
政治斗争的前沿
。
作品描写灭黄巾以后
,
董卓专权
,
诛杀后妃
,
鸽
灌少帝
,
篡逆之心昭然
,
朝廷百官慑于淫威
,
无计可施
,
皆哭无休
,
唯曹操笑日
:“
满朝公卿夜哭到明
,
明哭到夜
,
还能哭死董卓否I ’
’当
一一
4 9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