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曹魏士家制度的形成与演变
(0 次评价)6640 人阅读0 次下载
历 史研究 因 “又别 收宗族及宾客 、 家兵数百人 , 愿 从太祖 , 太祖大悦 , 表峻为骑都尉 ” 。 同样 的例证 , 还可以举出不少 。 正 因为募 兵与召募者之 间人身依 附关系 的强化 , 以致涌 现 了不少拥有 “家兵”的召 募 者 , 如曹洪 、 吕虔与任峻即其例证 。 实际上拥有 家兵 、 亲兵 及部曲的人 , 还 大有存在 。 例如 , 吕布于初平三年 ,“使 同郡骑都尉李肃等 , 将亲兵 十 余 人 , 伪着卫士服守掖门 ” 又如建安初年的扬州地区的 “轻侠狡架”郑宝 、 张多 、 许乾 等人 , 就 “各拥 部 曲 ”, 又 如曹操征袁绍之时 , 对于流入荆州的 “十万 余家 ” 流民之返回 关中者 ,“诸 将各竞招怀 , 以为部 曲 ”, 以致 “兵家遂强”, 还如曹操平定袁绍之后 的并 州地区 , 不少将 领 , 各拥兵众 , 不应调遣 。 所有这些 , 大抵都是 拥有私兵 的将领 。 可见诸将领的私兵制 , 已经成为相 当普遍 的现象 。 而这种将领 的私兵 , 实际上已是严 格依附于 固定将领 的世 兵了 。 三 、 曹魏士家制度的初步形成与世兵制的确立 曹魏的士家制 度 , 就是 把召募来的职业兵 包括受降和改编的军队 , 同一般民户 分 离 , 另立户籍 , 以其家属集中居住作为人质 , 并令他们父死 子继 , 世代 为 兵的制 度 。 其关键性特征 , 在于世代为兵 。 因此 , 曹魏的士家制度 , 本质上只是世 兵制的另 一种 称呼和表现形式而已 。 故士家制度的形成 , 就 意味着世兵制的全面确立 。 如前所述 , 汉末 、 曹魏之际 , 由于募兵这种 集兵方式普遍采 用 , 直接导致了职业 性募兵服役期 间的终身性 , 也导致了将领与兵士之间隶属关 系的固定性和 兵士对将领 的人 身依附性 , 最后导致了召募者拥有 “亲兵”、“家兵” 等私兵 的产生 和私兵制的形成 。 这种 依附于固定将领 的 “亲兵”、“家兵”等私兵, 实际上已经成了私家的世袭兵 。 例如 董卓之 将郭祀死后 ,“ 从子 郭绣摄其众 ” 又 汉末关中诸将韩 遂 、 马腾 等 , 因 “腾 入 为卫尉 , 其子 超领其部 曲 ” 还如 李典之从父李乾 , “合宾客数千 家在乘氏 。 初平中 , 以众 从太祖破黄巾于寿张 。··一 吕布之 乱 , 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 , 布别 驾薛兰 、 治中李封 , ·“ 二杀 乾 。 太祖使 乾子整将乾 兵 , “ · 整卒 , 典徙颖阴令 , 为郎 中将 , 将整 军 ” 。 这些人 的家兵 、 部 曲 , 当其主人死后 , 即可以像 私有财产一样传之子 孙 , 贝吐 以上见《三国志 · 魏书》《许褚传》 、 《吕虔传》 、 《典韦传》 、 《任峻传》 。 以上见《三国志 · 魏书》 《董卓传》 、 《刘哗传》 、 《卫凯传》 、 《杜袋传》 。 关于世兵制的含义 , 何兹全先生认为 “ 有两方面的意义 , 一是兵民分离 , 一是兵家子子孙 孙 、 世世代代都要为兵 。” 详见《读史集》第 一页 。 又陶元珍所作《三国食货志》第二目 商务印书馆 !年版 , 已经提出了曹魏的士家制度问题 , 但材料多所缺漏 , 又合三国于 一起 , 且未具体说明士家制度形成的时间及其发展过程 。 后之论此制者 , 类皆如此 , 故有 关士家制度的发展脉络颇不清楚 。 我写此 文的目的 , 在于补此缺漏 。 以上见《三国志 · 魏 书》 《董卓传》 、 《李典传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01:17 , Processed in 0.903264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