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万晴川: 5三国志通俗演义6创作意图考论
夸塞北. 。盖以广王走崖山, 丞相陈宜中走倭, 托此说以动摇天下, 当时贫者从乱如归。0(叶子奇5草木子6卷三
上5克谨篇6)红巾军起事时, 旗上一联云:/ 虎贲三千, 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 重开大宋之天。0国号用龙凤元
年。
韩山童诈称宋徽宗之后, 以恢复大宋相号召, 不过是一种斗争策略而已。罗贯中当然不会幼稚到真的相
信。 但/ 重开大宋之天0却使罗贯中眷恋故宋之情找到了寄托点, 心里得到某种替代满足。 就像刘备的皇叔身份
无可稽考一样, 他也知道韩山童不过是假龙种而已, 但他希望恢复故宋的仁政德治, 这就够了。所以他即兴创
作了杂剧5龙虎风云会6, 作为义军首领的行动纲领。
但结果朱元璋却在群雄逐鹿中得手, 龙凤政权终于灭亡, 深得吴中文人喜爱的张士诚也败北。罗贯中恢复
赵宋的希望破灭。 朱元璋自称:/ 朕取天下于群雄之手, 不在元氏之手0(5明太祖实录6卷 53)。他在 1366年, 颁
布5平固榜6, 声讨弥勒教红巾军/妖言既行, 凶谋遂逞, 焚荡城廓, 杀戳大夫, 荼毒生灵, 千端万状0。在5讨张士
诚檄6中指责张士诚:/ 诈降于元, 坑 其参政赵王莲, 囚其待制孙, 阳受元朝之名, 阴行假王之念。挟制达丞相,
谋害杨左丞 , , 0竟同元统治者同一声口! 朱元璋又害死韩林儿。称帝以后, 更是/雄猜好杀0, /稍有触犯, 刀锯
随之 , , (5廿二史札记6卷 32)。于是士人相率而隐, 有些人甚至截指明志。洪武一朝, 农民起义竟达一百八十
余次。 明初各种酷刑, 名目繁多。 不少官员上书, 批评朱元璋用刑太繁。 朱元璋的所作所为, 罗贯中肯定耳闻目
睹了不少, 这与他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大相异趣!
但如此暴君却取得了天下, 这在感情上对罗贯中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艺术家的情感情绪, 他的精神追求
和失衡, 往往起着创作动机的作用。严酷的现实刺激, 加上罗贯中本人喜欢和熟谙史籍, 使他对历史进行了重
新反思。于是他的认识得到了升华, 他发现了一条主宰封建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 这也就是黄钧先生对5三国
演义6的主题概括, 小说为我们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我们民族的悲剧: / 左右形势, 对封建政治生活起支配作用的
力量, 不是正义, 而是邪恶; 不是道德, 而是权诈。0他把这条规律借过去的历史故事外衣表现出来, 因为文字狱
的盛行不允许他如实地进行现实的描写。
黑格尔曾经指出:/这些历史的东西虽然存在, 却是过去存在的。如果它们和现代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关联,
它们就不是属于我们的0。/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事物, 必须和我们现代的情况、 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 它们
才算是我们的。 0( 5美学6第 1卷第三章) 克罗齐也说过类似的话:/ 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研究过去
的事实。因此, 这种过去的事实只要和现在生活中的一种兴趣打成一片, 它就不是针对一种过去的兴趣, 而是
针对一种现在的兴趣0(5历史的理论和实际6)。罗贯中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作家, 他创作5三国演义6决不是单纯
地演绎那段已经逝去的历史, 一定是有感而发, 别有深意。5三国演义6中所达到的历史真实, 就是/ 过去存在0
与/ 现代生活0的有机统一, 是过去历史与罗贯中所生活时代的对话、 融汇、 交流和统一。因此, 当我们分析5三
国演义6的主题思想时, 就不能过于泥执小说题材内容的历史背景, 而无视作者创作时代的背景, 否则, 就会变
成隔靴搔痒。当然, 由于资料缺乏, 我们要完全描绘清楚作者创作5三国演义6的心灵历程还有一定的困难, 我
们还应作进一步的努力, 本文只是引玉之砖而已。
( 责任编辑: 李华)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