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三国志》语词拾误
(0 次评价)4292 人阅读0 次下载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 13 0 4 拄 然时因群 臣谏诤, 扶赞其义, 亦时密陈损益 , 不专导谀言 云。 c , l ( g l 4 《 魏志· 刘放传> ) 按: 称逢迎献媚为“ 导谀” , 史书常见。又如< 史记· 越王 勾践世家> : “ 吴已 杀子胥, 导谀者众。 ” [ 3 ] 王念孙< 读书杂志· 史记三> : “ 导谀即谄谀也。 ” 【 】 J 本志卷3 < 明帝纪> : “ 后嗣万 一 有由 诸侯入奉大统, 则当明为人后之义; 敢为佞邪导谀时 君, 妄建非正之号以干正统, 谓考为皇, 称妣为后, 则股肱大 臣, 诛之无赦。 ” 【 】 J < 晋书· 礼志上> : “ 敢为佞邪导谀君上, 妄 建非正之号, 谓考为皇, 称妣为后, 则股肱大臣诛之无 赦。 " l 8 J < 宋史· 朱能传> : “ 心玩居常之安, 耳熟导谀之说, 内 惑宠嬖, 外任奸回, 曲奉鬼神, 过崇妖妄。 ” [ ] 此词近代亦沿 用。如朱熹< 答张敬夫书> : “ 乐闻警戒, 不善导谀。 ” < 三国志> 注译本有将此词割裂者, 以“ 专导” 为词, 释为“ 专门选择” , 误 甚。 实际上, 本文的“ 言” 字应属衍文, “ 云” 是句末语气词; “ 不专导谀” 的意思是说, 刘放、 孙资虽然善于导谀, 但也不是 一 点好事没有干过。 称张 辅语散将王起 , 说 : “ 会 奸逆 凶暴 , 欲尽 杀将士” , 又云: “ 相 国已率三十万众 西行讨会” , 欲以称 张形势, 感激众心。 I t ] ( 卷4 < 魏志· 陈留王奂纪> ) 按: “ 称张” 一词在< 三国志> 中仅出现一例, 但从上下文 义来看, “ 称张” 宜释为“ 夸大, 夸张” 。“ 三十万众” 绝非相国 左司马夏侯和所率以讨伐钟会的实际人数, 而是号称“ 三十 万众” 借以 夸大声势, 鼓励士气, 以振奋将士奋勇讨逆之心。 下文“ 起出, 以辅言宣语诸军, 遂使将士益怀奋励” 可证。< 三 国志今注今译> 将之释为“ 伸张、 扩大、 扩张” 误。 [ 2 ] 妙简高选 宜妙简德行, 以充其选。 ( 卷 4 《 魏志· 高贵乡公髦纪> ) 按: “ 妙简”即高标准、 高要求地选择, 这是汉魏六朝出 现的—个口 语词。 注译本及辞书或释为“ 善于选择” , 或释为 “ 精选, 好好选择” , 都似是而非。卷4 2 ( 蜀志· 杜微传> : “ 及 先主定蜀, 微常称聋, 闭门不出。建兴二年, 丞相亮领益州 牧, 选迎皆妙简旧德, 以秦宓为别驾, 五梁为功曹, 微为主 簿。 " 【 J 卷5 2 二< 吴志· 顾谭传> : “ 陆机为谭传日: ‘ 宣太子正 位东宫, 天子方隆训导之义, 妙简俊彦, 讲学左右。 ” ’ 卷2 4 < 魏志· 高柔传> : “ 臣愚以为可妙简淑嫒, 以备内宫之数, 其余 尽遣还家。 ” 1 他书亦见其例。如< 后汉书· 儒林传序> : “ 时 樊准、 徐防并陈敦学之宜, 又言儒职多非其人, 于是制诏公卿 妙简其选。 ” n 0 J < 晋书· 简文帝纪> 载康帝诏日: “ 太常职奉天 地, 兼掌宗庙, 其为任也, 可谓重矣。是以古今选建, 未尝不 妙简时望, 兼之儒雅。 ” J 与“ 妙简” 同义的还有“ 高选” 一词。 本志卷 1 4 ( 魏志· 程昱传> : “ 司隶校尉督察京辇, 御史中丞董 摄宫殿, 皆高选贤才以充其职, 申明 科诏以督其违。 ” [ 1 又见 于卷1 2 < 魏志· 邢颐传> [ 、 < 晋书· 六王传> 及< 刘蹇传> 、 < 宋书· 礼志一> [ ’ 等。 亚流亚亚匹 荀攸、贾诩 , 庶 乎算 无 遗 策, 经达 权 变, 其 良、 平之 亚 欤! ( 卷 l O 《 魏志· 荀或荀攸贾诩传> ) 按: 某些译本将此句译为“ 苟攸、 贾诩, 谋算几乎没有失 误, 筹划通达, 随机应变, 恐怕是仅次于张良、 陈平一类的人 物吧! ” 【 2 J 此处的“ 亚” 非“ 次于” 之义。“ 亚” 义为“ 匹” 、 “ 俦” 、 “ 类” 。本传前文有“ ( 贾诩) 少时人莫知, 唯汉阳阎忠异之, 谓 诩有良、 平之奇。 ” 阎忠认为贾诩有才, 同张良、 陈平应属于同 类人物。卷5 < 魏志· 文德郭皇后传> : “ 齐桓誓命于葵丘, 亦 日‘ 无以妄为妻’ 。 今后宫嬖宠, 常亚乘舆。 ,, 【 1 ] “ 今后宫嬖 宠, 常亚乘舆” 义即如今后宫中受宠的姬妾, 权势常常与皇帝 并重。“ 亚” 即 俦匹, 并列。再如卷 5 0 < 吴志· 妃嫔传> 注引 < 搜神记> 日: “ 孙峻杀朱主, 埋于石子冈。归命即 位, 将欲改 葬之。冢墓相亚, 不可识别。 ” 【 】 J “ 亚” 即类同。他书如< 宋书 ·乐志三> : “ 五解威服诸候, 师之者尊, 八方闻之, 名亚齐 桓。 ,, 【’ J < 三国志> 中另有同义词“ 流亚” 、 “ 亚匹” 。 如卷3 5 < 蜀 志· 诸葛亮传> : “ 亮之器能政理, 抑亦管、 萧之亚匹也, 而时之 名将无城父、 韩信, 故使功业陵迟, 大义不及邪? ” [ 1 ] 又本传 裴松之注: “ 又语诸葛云‘ 足以助君补益’ , 则亦诸葛之流亚 也。 ” < 晋书· 潘岳传> : “ 岳藻如江, 濯美锦而增绚。混三家 以 通校, 为二贤之亚匹矣。 ” 【 J 出 太祖令畴将其众为 乡导 , 上徐无 山, 出卢龙 , 历平 冈, 登 白狼堆, 去柳城二百余里, 虏乃惊觉。 [ I ] ( 卷 1 1 < 魏志· 田畴 传> ) 按: “ 出” 是自 古及今的常用词, 但“ 出” 的“ 来到” 义并不 被今人所熟知。上列中的“ 出卢龙” 即 来到卢龙口, 因为习焉 不察, 故许多注译本每遇此处, 或者不译或者误译。不妨再 举几例。 本志卷 1 < 武帝纪> : “ 十四年春三月, 军至谯, 作轻 舟, 治水军。 秋七月, 自涡入淮, 出肥水, 军合肥。 ” [ 1 ] ‘‘ 出肥 水” 即到达肥水。又卷 1 o < 苟或传> : “ 或日: ‘ 今华夏已平, 南 土知困 矣。可显出宛、 叶而间行轻进, 以掩其不意。 [ 1 ] ‘‘显 出宛、 叶” 即 公开地到宛、 叶两地, 而不是离开宛叶。 下文“ 太 祖遂行。 会表病死, 太祖直趋宛叶如或计, 表子琮以州逆降” 可证。 有译本将此句译作“ 可以公开地从宛县、 叶县出发” 亦 误。“ 出” 的“ 到” 义一直沿用到近代。 如< 清平山堂话本· 西 山一窟鬼> : “ ( 吴教授) 取路过万松岭, 出 今时净慈寺里, 看了 一 会。 ” ¨ J “ 出今时净慈寺里, 看了—会。 ‘ 出 今时净慈寺里” 即到净慈寺里。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12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11:02 , Processed in 5.00987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