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3
重大记录有:他提出并坚持了联吴抗曹的基本路线,在此路线指导下,他
参与了赤壁之战的决策和指挥,并取得了荆州为根据地,使刘备如“困龙
入大海” , 初步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接着他促使刘备进入益州, 从而 “仁
德布于蜀中” (第 65 回李恢语) ,建立了蜀国政权。之后,诸葛亮我刊 2009
年第九期(5 月上)曾编发朱多锦先生的《诸葛亮文学人物形象批判》一
文, 此文从对历史反思作为丞相, “事无大小, 皆亲自从公决断。 两川之民,
忻乐太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时南蛮孟获犯境侵掠,诸葛亮对孟获
恩威并用,七擒七纵,使孟获心悦诚服。诸葛亮不派军队,不置官吏,让
他们实行自治, “蛮方皆感孔明恩德,乃为孔明立生祠,四时享祭……誓不
再反” 。这些难道不值得称道而可以视为反动没落的罪状吗?
在朱先生看来,诸葛亮在军事上一直是从失败走向失败, “除了在其北
伐之前有‘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的败绩外,而到‘六出祁
山’北伐中原,已是每次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他的概括是: “诸葛亮一生
的军事行动是无义战” , “在他那样荒谬的政治路线、军事路线及干部路线
指导下的战争,其结果只能是失败,事实上也真是如此。 ”事实并非如此。
诸葛亮在政治上、军事上坚持联吴抗曹、恩威并用,对干部坚持量才任用、
赏罚分明,这不是荒谬的而是正确的“路线” 。当然路线正确也不能保证没
有执行中的失误,不能保证每战必胜,战役的胜败决定于敌我力量对比及
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因此说“胜败乃兵家常事” 。诸葛亮的许多
重大军事行动是成功的,例如他参与决策和指挥的赤壁之战;他直接决策
和指挥的智取南郡、荆、襄之战;他直接决策和指挥的七擒孟获之战,这
些都是他的正确“路线”的胜利,也是他的高超才能的体现。他的六出祁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