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集团相对立。书中第 60 回写刘备与庞统对语,说: “今与吾水火相敌者,
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
反,事乃可成。 ”刘备所言不仅是与曹操在道德品质上的不同,更是政治态
度与策略上的对立。但是,尽管《三国演义》对刘备及蜀汉倍加偏爱,极
力赞美,为之争取正统地位,而在实际的描写中却仍然遵循着史事的约束,
三国之中,蜀国始终处境艰难,蜀国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物也
时有失误;刘备虽口称忠于汉室,却自己终于也在汉中称王,最终又未能
摆脱被魏所灭的命运。 《三国演义》体现了严肃的创作态度,对刘蜀集团的
褒美并未改变历史的基本状貌。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评论孙权云: “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
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
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 ”史评对孙权德行政绩有褒有贬, 《三国演
义》对孙权也有褒有贬,但褒贬之中褒多贬少,主要展示了他的英雄性格。
在作品描写的三国关系中,吴国基本上处于陪衬地位,与曹操、刘备相比
较,孙权的性格未能充分展开,正面描写也较少。但他承继兄业,自擅江
表,知人善任,也堪称三国时“人之杰矣” 。孙权在决策联蜀拒魏时,既审
慎又果断,对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东吴使者赵咨使魏,
对魏帝曹丕称说孙权乃是“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 ,并言: “吴侯纳鲁
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品蒙于行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
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
下,是其略也……”赵咨所美之词似有过之,但所叙事迹确为真实。 《三国
演义》对东吴联蜀抗魏予以肯定,赤壁之战尤为明显;而对制造磨擦、为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