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史识俱见,历史评价与文艺鉴赏兼备。而我最喜欢的是他常能透视人情,
也屡屡从人情出发去分析问题,遂时有不拘俗见的平情之论。如谈傲世慢
物并因此送命的弥衡,为什么会对第三个主人的儿子写出报德效劳、不似
平日作风的《鹦鹉赋》 。又如曹丕纳美人甄氏,传说曹操、曹植均亦有意,
曹植的名作《洛神赋》就是怀念甄氏的云云;金性尧指出此论之谬,但并
没有过多批驳,而说:后人“明知附会而在掉弄词藻” , “亦可见尤物惑人
之力” 。这就说明了一种创作心理。此书的傅月庵“导读” ,称许其“能以
‘情’衡‘识’ ” , “平和通达” ,这确是金性尧一大特点和佳处。
金性尧文章议论不多,但都大可咀嚼,或绵里藏针,或寄寓感喟——
特别是剖析古人心事隐衷的时候。他在书中说过: “读一些历史,可以知道
我们的祖先还有许多心事和创痛。 ”书中第一辑关于曹操的几篇,即取总题
“曹操心事” 。 在谈到古代黑暗政治与烽烟乱世中那些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
女子时(最后一辑“绝代美女” ) ,感叹尤其深沉。如引王士禛记二乔姐妹
的故居遗址成了彰法寺,说: “虽地以人传,然娥眉故宅已废为头陀寺院,
或亦可作色空之别解。 ”此尚为幽微之语,写孙夫人,则直接以少有的抒情
句子去发抒唏嘘了:刘备与孙权之妹那场悲剧性的政治婚姻,刘备固然对
孙夫人“衷心常凛凛” ,惧其图谋,但孙夫人“何尝不是栖身荆棘呢?月明
星稀,大江东去,举目云天,这心境也是凄凉难堪的” (这点亦为陈迩冬所
不及,他写的这段故事,就跟正史一样,隐没了孙夫人) 。
两人的文字都很好,且文且白,平实而又雅致。却也同样各有千秋:
金性尧更平和冲淡,陈迩冬则轻松明快。 《谈心》和《闲话》中各有一段话,
是他们对别人的评论,但恰可作为二书之妙的绝佳形容,抄在这里作为本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