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形象三辩
(0 次评价)634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和激励部下,使镇守江陵的麋芳、镇守公安的士仁( 《三国演义》误作“傅 士仁” )忠于职守,不怀二心;如果刘备诸葛亮在关羽北伐襄阳时能够及时 配合和支援,那么,荆州未必失守。而在刘蜀集团牢牢控制自己那部分荆 州的情况下,承认既成事实的就该是孙权了;面对曹操这个强敌,双方既 需要、也完全可能继续联手。由此可见,荆州之失系由多种因素导致,绝 非命中注定,它恰恰从反面证明了《隆中对》战略构想之正确。因此,我 赞同罗贯中的评价: “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万古之人不及也! ” 二、诸葛亮是“愚忠”吗? 在诸葛亮的诸多优秀品格中,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智慧,二是忠贞。 多年来,一些人谈到诸葛亮的“忠”时,每每贬之为“愚忠” 。我认为, 这是一种片面之见。 什么是“愚忠”?就是对国君个人盲目的、毫无原则、毫无主见、逆 来顺受,因而是愚昧的“忠” 。不管国君善恶如何,行事是非怎样,一律俯 首帖耳,唯唯诺诺,亦步亦趋,不敢有任何怀疑,更不敢有任何违忤;即 使国君荒淫残暴,滥杀无辜,也不敢谏阻指斥;哪怕毫无道理地杀到自己 头上,也只知低头受戮,还要说什么“天子圣明,罪臣当诛”的昏话;甚 至国君腐朽亡国,仍一味追随,以死效忠。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里,最 高统治者为了一己私利,总是不断地集中权力,不愿受到任何制约;同时 又总是要求臣民对自己无条件地效忠,鼓励愚忠。特别是专制主义恶性膨 胀的明清两代,统治者更是以各种手段灌输愚忠意识,以至愚忠成为一般 臣民普遍的道德信条,严重地阉割了民族精神,阻碍了社会进步。因此, 现代人反对愚忠,批判愚忠,是完全应该的。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03:56 , Processed in 0.79707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