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诸葛亮形象三辩
(0 次评价)6336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加辨析,以就教于学界师友。 一、 《隆中对》究竟对不对? 汉末建安十二年(207) ,当时依附荆州牧刘表、屯兵新野的刘备三顾 茅庐,向年仅二十七岁(虚岁)的诸葛亮请教。诸葛亮提出著名的《隆中 对》 ,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备拟定了“两步走”的战略:第一步, 先夺荆州,再取益州( “跨有荆、益” ) ,形成天下三分。第二步,外结孙权, 内修政治,等时机成熟,从荆、益两州分兵北伐:一路直捣政治腹心地区 宛、洛一带,夺取东汉首都洛阳;一路夺取西京长安和整个关中地区;两 路夹攻,以图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在刘备的恳切敦促下,诸葛亮慨然同 意出山辅佐。从此,这条“卧龙”冲天而起,在历史的舞台上夭矫腾飞, 大展宏图,而《隆中对》也成为刘备集团发展的战略蓝图。罗贯中充分发 挥艺术家的天才想象, 用了三回半的篇幅 (第 35 回——38 回前半) , 将 “三 顾茅庐”的由来和过程写得曲折有致,摇曳多姿,情韵深长,令人悠然神 往。特别是第 38 回前半,集中写刘备见到诸葛亮后的精彩对话,更使《隆 中对》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人们对《隆中对》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正确地预见 了政局的基本走向,堪称刘备集团的最佳发展战略。年仅二十七岁的诸葛 亮能提出如此英明的战略规划,实在令人惊叹。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 便情不自禁地赞颂道: “孔明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万古之人不及也! ” (嘉靖壬午本、周曰校本、李卓吾评本;毛本第 38 回末句作“真万古之人 不及也! ” ) 不过,历代也有人对《隆中对》不以为然,有人批评诸葛亮“不能与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9:24 , Processed in 0.63189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