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1
孔明无论生前,还是生后都受到了大众的推崇,到了罗贯中的《三国
志通俗演义》 ,他更被塑造为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毛宗岗评他为“古
今贤相第一人” ,他的这些人格魅力使得老百姓对他念念不忘,并在其历史
本身的基础上加以无限扩大化,这也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原
因。鲁迅先生说《三国演义》诸葛亮的塑造是“欲显诸葛之智而近似妖” ,
这一方面有作者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同三国故事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孔明
被大众美化得近乎完美有关。 孔明在老百姓心目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
他所作八阵图,岂能和常人一样,大众很自然将它神化。因此,孔明自身
的人格魅力和大众对他的推崇是八阵图神化的重要因素。
三孔明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在后来被逐渐道士化,八阵图神化与孔明
道士化形象有很大关联,孔明道士化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八阵图与道
教法术相联,为八阵图进一步走向神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由于资料的阙漏, 孔明形象何时被道士化现已无从探知。 (唐)李商隐 《骄
儿诗》云: “或笑张飞胡,或谑邓艾吃。 ”宋代也有“说三分”艺人的记载,
但当时的孔明是不是已经被道士化由于资料原因我们无法给出结论。我们
现在能够明确的是,元代,诸葛亮在众多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都是道士。
《全相平话三国志》记载:
话说先主,一年四季,三往茅庐谒卧龙,不得相见。诸葛本是一神仙,
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司马仲达曾道: “来不可□,□不可守,困不可围,
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16]。
元杂剧是元代著名的一种文学样式,在无名氏所撰《诸葛亮博望烧屯》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