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理论内涵
(0 次评价)5158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8 同时,钟惺作为封建文人的社会责任感,也让他自然而然通过评点的 文字进一步巩固和塑造人物正反两方面形象,从而达到抑恶扬善的目的。 2.善于辨析是非的客观公正态度 不绝对地一概而论是钟惺《三国演义》评点的另外一大特点。作为封 建文人,钟惺对待问题并没有绝对化,而且尽量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 文本中的人物角色,并能直指问题,揭露本质。如“孟德杀伯奢一家,误 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罪大矣,可恨矣,可杀矣!更说出‘宁 使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无不欲食其肉而寝其皮也。 ”[3](P43) 这里,钟惺客观公正地对待曹操杀吕伯奢一家这件事情,他明确指出,杀 伯奢一家,是误会,从某种程度来看,这时曹操的行为是可以理解和原谅 的,但是到了杀害吕伯奢本人的时候,曹操的暴戾及奸诈本性就暴露无遗 了,既知道错杀伯奢家人,不仅不悔改补救,反而变本加厉把吕伯奢也一 同杀害,甚至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宁使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这样的混账话,对曹操的行为和言论,钟惺不仅激烈反对而且是愤恨的, 文人强烈的正义感使钟惺痛恨曹操的毒辣而“欲食其肉而寝其皮也。 ” 3.既注重揭示形象特点又针砭现实的价值取向 钟惺《三国演义》评点臧否人物,公允得当,既揭示形象丰富的内涵, 又体现了人物性格发展的连贯性。如评曹操“老瞒自刎、割发等事,似同 儿戏。然万军悚然,兆民受福,则实事也。天下事,又孰有真假乎?做得 来,便是丈夫。彼道学辈,口内极说得好听,一到厉害之际,便仓皇失措, 如木偶人一筹莫展,可笑哉! ”[3](P161)虽然以“乱世之奸雄”来定位 曹操,虽然由“拥刘反曹”的思想支配,但钟惺大多数时候也能针对现实,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12:05 , Processed in 0.636712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