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8
(简称“李卓吾评本” )第5回、毛本第5回都沿袭不改; 《平话》卷上的
“徐州太守陶谦” ,乃“徐州刺史陶谦”之误,但嘉靖本第19回、 “李卓
吾评本”第10回、毛本第10回也都同样错误; 《平话》卷中的“吉平” ,
乃“吉本”之误,但嘉靖本第46回、 “李卓吾评本”第23回、毛本第2
3回仍然照抄照误。象这类来源于成书过程的错误,并非罗贯中有意为之,
而是过去错误的遗存,实为地地道道的“技术性错误” 。
(二)作者本人之误
《三国演义》中的一部分“技术性错误” ,显然出自罗贯中本人。这大
致包括三种情况:
1.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作为一个通俗文学作家,又身逢由天下大
乱到改朝换代之世,罗贯中虽然具有很高的创作才能,却不大可能长时间
地安心读书,潜心创作;同时,他也很难有条件到处进行实地考察,更不
可能有各种工具书和地图可供随时翻检。因此,他在知识上存在某些局限
是毫不奇怪的,这就必然导致某些“技术性错误”的产生。在《三国演义》
有关荆州的情节中,这一点表现得特别突出。
在历史上,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
阳郡、武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
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
不过,因整个地盘实际未变,而且章陵设置时间很短, 《后汉书·郡国志》
仍记荆州辖七郡。赤壁之战后,曹、刘、孙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
郡和南郡、江夏郡的一部分,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
沙四郡,孙权则占据南郡、江夏郡的另一部分。建安十五年(210) ,周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