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有丙子、丙戌、丙申日,等等。
(五)其他错误。例如:
1. 历史人物年龄误差。 如第1回写刘备 “年已二十八岁矣” , 而据 《三
国志·蜀书·先主传》推算,当作“年已二十四岁矣” ;第59回写韩遂自
称“四十岁矣” ,而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注引《典略》推算,韩遂
此时已年近七十,等等。
2.名物描写前后矛盾。如第32回写“徐晃一刀斩汪昭于马下” ,而
在《演义》中,徐晃一直是用大刀的;第65回写马岱“挺枪跃马,直取
张飞” ,而在书中其他地方,马岱所用兵器却是刀,等等。
上述种种错误,总数多达七八百处,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二、 “技术性错误”的由来
《三国演义》中如此大量的“技术性错误” ,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综观
各种《三国》版本,我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成书过程之误
作为典型的“世代累积型”长篇小说, 《三国》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技
术性错误”产生于它的成书过程之中。对此,郑铁生先生作过很好的分析:
《三国演义》从酝酿到成书长达一千多年,而且参与创造者众多,层
次各异。特别是三国素材的史传文学系统与俗文学系统在交叉、融合和演
进的过程中,形成了题材成分的多元性和艺术描写的不平衡性。这其中就
包含着由于对历史演义小说如何处理与历史真实的关系,其真实的成分究
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的认识不同,而长期聚讼不已。这样,就不可避免
地带来当时不以为意,而今天看来却是错误的东西①。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