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探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
(0 次评价)392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可以把“说三分”当作职业来做,说明三国故事 在民间是非常流行的。宋代苏轼《志林》曰: “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 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众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玄德败,悲凄有 出涕者; 闻曹操败, 即喜唱快。 ” 可见当时的说话已经有了尊刘抑曹的倾向。 到元代,三国讲史话本《三国志评话》和《三分事略》也记载了三国故事, 并且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轮廓,为后来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提供了 大量的、丰富的素材。金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上也出现了大量的“三国戏” , 使三国故事更加丰富。再后来,元明之际的剧目中,以“三国”为题材的 就有六十多种,并且半数以上是以蜀汉人物为中心,颂扬刘关张的义气, 贬斥曹孟德的奸狡,具有明显的反曹倾向。 罗贯中就是在这些民间传说和戏剧舞台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从而撰 成《三国演义》 。三国故事在经过隋、唐、宋的流传后,已经具有了明显的 尊刘抑曹的倾向。罗贯中在创作《三国演义》时,也自觉不自觉地袭用民 间传说来迎合人民群众,在作品中保留尊刘抑曹的观点。在塑造曹操这个 人物形象时,自觉不自觉地把他归为反面形象,并加以夸张,使一个粉脸 奸臣、狡诈枭雄、玩弄权术于一身的曹操出现在读者面前。可以说罗贯中 在塑造曹操这一形象时,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 性作用。曹操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他的身上代表了封建统治者的 诡诈、残忍、多疑、机变等一系列特征,是封建统治者的典型。关于这一 点,黄立新老先生说得较清楚: “作为历史人物的曹操,确实是个有作为的 人,他代表了当时的寒族地主阶级的利益,……然而,他毕竟是一个地主 阶级的代表人物,存在着阶级的残酷、狡诈的恶德。 ”罗贯中在塑造时,很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8:50 , Processed in 1.719324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