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8
作伥的华歆;见风驶舵、惯于投机的孟达等等。这些自谓当世豪杰的男人
可谓有才,但却缺少了夏侯令女那样的节操,所以书中对他们不无针砭之
言辞。
2.威武不屈的徐氏女。徐氏是孙权弟弟——丹阳太守孙翊的妻子。孙
翊遭部下妫览、戴员阴谋杀害后,妫览见徐氏貌美,遂以死威胁其从己。
徐氏凭着胆大心细和智慧,巧妙地与之周旋,最终设计除去二贼。徐氏以
一弱女而义不受辱,立志替夫报仇的节操,让临危变节之男人亦汗颜。故
书中赞徐氏: “才节双全世所无,奸回一旦受摧除。庸臣从贼忠臣死,不及
东吴女丈夫。 ”[3](P332)
3.富贵不动的徐庶母。曹操为了得到贤士徐庶,派人赚其母到许昌厚
待之,并以高官厚禄以诱她唤儿来归,竟遭徐母坚拒。后程昱模仿徐母字
体写一封家书,骗徐庶离开刘备来就曹操。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儿子不
识大体:弃明投暗而自取恶名,最后竟然为此羞愤自缢。曹操时挟天子而
令诸侯,威势正盛;而刘备当时几无立锥之地,处于颠沛流离之艰难时期。
但徐母骂曹赞刘,希望徐庶辅佐虽弱却仁的刘备,离弃外强内奸的曹操。
可见徐母有着鲜明的政治态度和坚贞的政治节操,竟至不惜以身殉之。
总之, 《三国演义》以“义”为贯穿全书的红线,把发生在那个动乱时
代的人与事无形中进行了评判褒贬,使全书的大小事件有了一个精神层面
的判断标准——“义” 。这个标准适用于任何人、任何事,有时甚至可以不
考虑人和事归属于哪个政治集团或派别。如书中对曹魏虽然一直持贬抑态
度,但仍不乏赞美属于曹魏集团的重义之士如郭嘉、庞德、夏侯惇等。所
以“义”在《三国演义》中是超越一切不同派别的政治利益和政治观念而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