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守官渡因粮尽拟撤退,为此他先后征求贾翊、荀彧等人的意见,这些谋士
认为退必为绍军所乘,主张坚守待变,操认为他们说得有理,便纠正自己
的错误想法,终于打败袁绍。曹操知道个人所知有限,要能集思才能广益,
这样自己就能看得全面,作出的决策就正确。因此他深知自己能正确决策
以取胜非只靠一己的智力,故每次取胜不独占其功,如他以计打败马超后,
众称他“神谋” ,操说: “亦赖汝众文武之力” 。便重赏诸军。操定并州后,
决定西击乌桓,曹洪等认为远征沙漠将有被刘备、刘表袭许都的危险,因
而谏勿远征。操纳郭嘉的“刘表坐谈之客计不及此”的意见,便决计远征。
操得胜归来却重赏曹洪等,说: “孤前者乘危远征,侥幸成功。虽得胜,天
所佑也,不可以为法。诸君之谏,乃万全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 ”操
远征得胜而赏前反对远征者,是要他们“后勿难言” ,即鼓励众人提意见。
正因操兼听,不究人说是否正确,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故群下多献其智,
其决策也就少错,这就是操能有雄才大略的原因。
袁绍就恰恰相反,他不兼听而是偏听,故其决策多错误。袁绍进军官
渡,田丰认为连年穷兵民苦非出战时机,谏其勿战,他却听逢纪谗言将田
丰关进监狱,后兵败因羞见田丰而将之杀了。诅授分析曹、袁两军优劣,
指出敌兵精而粮少利于急战,我兵众而粮多利于缓战,他却听审配、逢纪
等急战之议, 认为授阻其军心而将之囚于军中。 许攸向他建议趁操粮尽 “两
路击之” ,适他接审配来书说攸贪污,还未落实而联系到攸与操有旧必贪其
财而来作奸细,不纳其计而将之逐出。攸便向操献烧鸟巢粮之计,操从之,
打败了袁绍。绍之偏听,是因其人多疑忌,凡其疑的人虽有好计也不纳,
而对其相信的人,即使出错误主意也偏听之。这就是袁绍致败之由。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