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浅析《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特征
(0 次评价)3983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 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精炼概 括了诸葛亮一生在品德操守方面追求的最高境界。刘备未见其人,而先观 其行,不免感慨: “此行不枉然” ,而亮从出世至死,一生不慕虚荣,不求 富贵,安贫乐道,朴素严谨,克己奉公,知恩必报,忠贞不二,鞠躬尽瘁, 严于律己。这些高贵的品格着实令人佩服。 “淡泊” 、 “宁静”从一种境界、一种要求来看,乃是一种道家清心寡 欲,修身养性,顺其自然的表现,但并非消极避世,求一生安乐。正因为 如此,所以诸葛亮在一生军旅生涯中。时刻以此为戒,提倡俭朴,别无所 求。再则,他至始至终一身素缟,初出场时, “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似神仙之概” ,在入世以后,虽出将入相, 但他每次出战几乎都是同一装束:端坐四轮车,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 拿羽扇,一幅高人逸士的形象,而不喜达官贵族的华服丝袍、金银饰物。 在封建社会里,像诸葛亮这样身居高位,却能摆脱追求荣华富贵的陋习, 出淤泥而不染,始终过着清淡生活的人,实在不多。另外,从诸葛亮在一 次北伐途中向刘后主上的一道表里,也可见一般,表中有这样一段话“臣 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四五十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 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死之日,不 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由此可见,诸葛亮真正做到了淡泊名利。同时, 他提倡俭朴时,不仅从自身做起,而且在军营中也如是提倡,这成为他治 蜀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淡泊名利,才能屏除杂念,宁静致远。 三、善于言辞谈吐潇洒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8:57 , Processed in 1.6307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