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浅析《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的塑造
(0 次评价)4057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死,左右扯住,闻者莫不恸哭。船到南岸。回顾那百姓未渡者,指南而哭。 玄德急差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 路遇刘表之墓,哭祭时仍念念不忘“望兄英魂,垂救荆襄之民” 。当后 军报说曹军收拾船筏,即日渡江赶来时,就连贤相孔明也忍不住规劝刘备: “ ‘今拥大众十余万,皆是百姓,披甲者少,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到得 江陵,倘曹操至,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 ’玄德泣曰: ‘若 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何以弃之。 ’百姓闻得,莫不伤感” (卷 九《刘玄德败走江陵》 ) 。即就是在简雍袖传一课,大惊失色地告诉刘备, 大凶应在今夜, “主公可弃百姓而走” , “主公恋而不弃,祸不远矣” 。在这 生死存亡的时刻,刘备宁冒全军覆没之险,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仍然不 肯舍弃百姓。这种“但欲救百姓” , “甘于同败”的爱民之心,在封建统治 者当中实属罕见。在这一事件的描写中,作者把不绝于耳的哭声作为全部 情节的重心展现给读者,其中,虽有迫于曹军追赶的号哭,但更多的是刘 备疼惜百姓的哀恸和在他的仁德感动下的“闻者莫不恸哭” 、 “三军无不下 泪” 、百姓“莫不伤感” 。这样,刘备与百姓的关系,就被哭声连成一种患 难与共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了。其实,这种关系此前已反复出现过。陶谦三 让徐州,刘备固辞, “徐州百姓哭拜于地” ,挽留刘备。当督邮逼勒县吏, 企图加害刘备时,安喜县“五六十个老人,皆在门前痛哭” ,为刘备求情。 如果联系董卓的洛阳施暴,曹操的徐州行凶,我们就更能理解在那惨绝人 寰的汉末乱世,长期生活在死亡沙漠之中的广大民众对刘备构建的仁爱绿 洲的期盼和珍惜,也能感受到刘备为百姓所流的每一滴泪水的力量。出身 于“卖履小儿”的刘备,正是用他仁爱的泪水和人们对他拥戴的泪水,凝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08:54 , Processed in 0.8897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