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岂能苟尔化为群
(0 次评价)11702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其理由如次: 第一,从宏观的角度看,朝代更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从东汉末年 的具体情势来看,朝代更替也已成了社会前进的紧迫而必然的趋势,既非 任何个人力量所能扭转,亦非因曹操企图篡逆所使然。 东汉末年,是一个社会矛盾纷繁复杂、激烈动荡的年代,延续四百年 的汉王朝已处于末期,濒临崩溃的边缘。从《三国演义》的只言片语中, 我们也不难察觉到这样几点:一是由于最高封建统治者崇信宦官,大权旁 落,致使“十常侍卖官鬻爵,非亲不用,非仇不诛,以致天下大乱。 ”宦官 得势,正派贤良忠诚之士必然受到排挤、打击,乃至迫害,因“禁锢善类” , 形成“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 ( 《三国演义》第一回,下同) 。诸葛 亮在《出师表》中对后主刘禅说: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 叹息痛恨桓、灵也! ” (第九十一回)一向以最敬畏、最矢忠于汉天子的刘 备、诸葛亮竟然对桓、灵二帝达到了“叹息痛恨”的程度,可见当时是到 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又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二是“人心思乱”的直接 后果是诸侯拥兵自立,地方军阀割据,这又从其统治阶级内部和基层政权 进一步催促了汉家王朝土崩瓦解的进程。这些都表明东汉王朝已经从根基 上腐朽撼动了,已经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不是任何外在的力量,而是它 自己把自己推到“非亡不可”的危险境地。三是随着群雄并起,相互攻伐 吞并的不断进行,更使广大百姓沦于水深火热之中。如在十八路诸侯兴兵 讨伐董卓失败后,各路诸侯相互火并,曹操在描述这段历史时曾慨叹: “铠 甲生虮虫,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0 09:48 , Processed in 0.717174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