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9
待有用公之时,却来相请。”“统长叹一声而出。”小说中庞统面晤孙权
的场面颇似当今面试应聘者的情景。大凡应聘者总会千方百计迎合考官,
投其所好,以搏得聘者的好感而被聘。庞统仿佛不通世情,只一味按自己
“欲以才气动之”的主观愿望行事,敢于在这位决定自己命运的国君面前
坦陈己见,而不顾对方的偏爱所好,其不被吴主所用是必然的。庞统虽然
遭冷待,被称为“狂士”,但却赢得了人格的尊严,表现了一个刚正之士
的志气和骨气,保持了一个真正大贤奇才的品德和风范。对庞统而言不被
如此偏执之主所用,倒不失为幸事,否则,日后难于投合,麻烦多矣。然
而,令旁观者不平的是权竟称统为“狂士”,且声言“誓不用之”。甚至
当鲁肃指出统在赤壁之战中献连环记,“成第一功”时,权居然不承认事
实,胡诌什么是操“自欲钉船”。可见孙权不仅是个目不识珠之徒,且是
个偏狭之辈。真正的尚贤纳才者必须具有识才的眼力,纳才的心胸,容才
的气度。如孙权者流,尚贤纳才不过是个装璜门面的漂亮词藻,事实上却
往往阿谀奉承之徒、趋炎附势之辈云集;真正学识渊博之士、机谋深远之
才远避千里。在作品这一情节的描写中,作者对庞统人格之赞赏,对孙权
品德之讽喻的审美倾向强烈感染着读者。
庞统听从鲁肃、孔明的劝告,并带着二人荐书往投刘备。刘备久闻庞
统大名,立即请入相见,由于庞统始终抱着以才学动人的应聘思想,所以
无论投奔何处,从不卑躬屈膝、仰人鼻息。作品这样描写他投奔刘备的情
景:“统见刘备长揖不拜。”这对奉行礼仪的刘备来讲无疑会留下不愉快
的印象。小说又写道:“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可见刘备也犯了
“人不可貌相”的识才大忌。于是便不冷不势的问道:“足下远来不易?”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