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县事。统不加申辨,“随即唤公吏,将百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析,吏皆纷
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
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日所积
之事,尽断毕了。”(同上 490 页)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
量此小县,何足介意。”(同上)在此作者以叹赏的笔调表现了庞统明察善断
的洞察决断之才、干炼果决的理事之才和快捷神速的办事效率。目睹此情
此景张飞惊叹道:“先生大才,庞统不仅是位面对险境强敌能随机应变、
智胜强手的奇才,而且是一位明察善断的理事奇才。目睹庞统敏捷干炼的
理事情节,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4.经天纬地匡济才
庞统的满腹经伦和雄才大略,犹如蓄足能量的熔岩,直至为刘备取川
时,才得以愤发。刘备取川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
却是庞统的运筹决策。在议取西川的过程中,庞统的学识机谋得淋漓尽致
的表现。
刘璋纳张松之策,拟引刘备入川,以拒张鲁入侵。璋遣法正为使面晤
刘备后,刘备仍犹豫不决,独坐沉吟。刘备所犹豫沉吟者何?其实先取西川
为基业,而后图谋大业之方略,早在孔明“隆中决策”中已定。刘备自起
事以来,东奔西走,走征北战,无立足之地。暂时驻足的荆州,在名义上
还属借用东吴之地。刘备如何不时刻想取西川?他曾对孔明、张松、法正等
表示:非欲不想取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而代之,而是顾忌“同宗相攻,恐
人唾骂,失信义于天下。”此即刘备困惑犹豫的根本原因。庞统以敏锐的
观察、理智的思考抓住张松议献西蜀的契机,运筹谋划,制定出取西川的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