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奇才 狂士 诤臣——论《三国演义》中庞统形象审美特色
(0 次评价)6159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县事。统不加申辨,“随即唤公吏,将百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析,吏皆纷 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 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日所积 之事,尽断毕了。”(同上 490 页)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 量此小县,何足介意。”(同上)在此作者以叹赏的笔调表现了庞统明察善断 的洞察决断之才、干炼果决的理事之才和快捷神速的办事效率。目睹此情 此景张飞惊叹道:“先生大才,庞统不仅是位面对险境强敌能随机应变、 智胜强手的奇才,而且是一位明察善断的理事奇才。目睹庞统敏捷干炼的 理事情节,不禁令人叹为观止。 4.经天纬地匡济才 庞统的满腹经伦和雄才大略,犹如蓄足能量的熔岩,直至为刘备取川 时,才得以愤发。刘备取川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起决定作用的 却是庞统的运筹决策。在议取西川的过程中,庞统的学识机谋得淋漓尽致 的表现。 刘璋纳张松之策,拟引刘备入川,以拒张鲁入侵。璋遣法正为使面晤 刘备后,刘备仍犹豫不决,独坐沉吟。刘备所犹豫沉吟者何?其实先取西川 为基业,而后图谋大业之方略,早在孔明“隆中决策”中已定。刘备自起 事以来,东奔西走,走征北战,无立足之地。暂时驻足的荆州,在名义上 还属借用东吴之地。刘备如何不时刻想取西川?他曾对孔明、张松、法正等 表示:非欲不想取荆州刘表、益州刘璋而代之,而是顾忌“同宗相攻,恐 人唾骂,失信义于天下。”此即刘备困惑犹豫的根本原因。庞统以敏锐的 观察、理智的思考抓住张松议献西蜀的契机,运筹谋划,制定出取西川的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4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4 15:51 , Processed in 1.69193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