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11
于公心而冒险进谏,甚至不惜以生命用代价。因有非常之才,超凡之智,
故有明智之见,深远之谋以资进谏。庞统为刘备手下难得的诤臣。他因有
奇才大智作功底,在权贵面前才敢于埋陈自己的真知酌见、枢机谋略,保
有知识分子难能可贵的刚正之气。而这在专制主义的封建时代,在某些专
制者的心目中会被视为“狂”而不能相容。封建时代愚忠之臣颇多,诤谏
之臣难得。庞统则是是的诤谏之臣。在刘备西进取川的进程中,庞统曾数
次进谏使形势或转危为安,或加速发展,从而为刘备开辟建立西川基业立
下了汗马功劳。称庞统为难得的诤臣,其一例是其在促使刘备决策取川中
起了决定性作用。刘备在张松、法正议献西川表现出犹豫困惑时,庞统以
明锐之语坦言道:“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同上 520 页)使刘备主动
向庞统请教取川之策。地,统又以“宜以权变”的思想使刘备疑虑顿释,
下定了取西川的决心。如此一谏,奇功也。其二例是刘备在镇守葭萌关时
得知魏、吴将于濡须交兵的消息,预计胜方将吞并荆州。刘备纳庞统之言,
声称拟勒兵回荆州,救援东吴。遣使赍书致刘璋,请求“发精兵三、四万,
行粮十万斛。”刘璋得书后,听从刘巴、杨怀等人之言,仅拨老弱军四千
人,米一万斛。刘备得此信息大怒,扯毁回书,大骂而起。刘璋使者见状
逃回成都。在此因刘备不冷静行为而导致取川形势恶化时刻,庞统直言道:
“主公以仁义为重。今日毁书发怒,前情尽弃。”若无庞统之谏,并立即
采取紧急措施,顺利发展的取川形势很可能半途而废。刘备在庞统的帮助
下,立即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求策于庞统。最后,用庞统之计,才使形
势转危为安,并在张松事发,机密尽泄的被动情况下,随机应变,巧施计
谋,智取涪关,强夺雒城,为最后夺取益州扫清了道路。庞统谏主例三,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