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第四个阶段(20 世纪 70 年代末—21 世纪初)。进入新时期,迎来了学术
的繁荣,就《三国演义》研究来说,其广度和深度都大大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
时期。其中的毛本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新的突破。
为了行文的方便,现按照毛本内容的几个主要方面,分别加以评述。
1.毛本的作者及其生平
关于毛本的作者问题,俞平伯在《三国志演义和毛氏父子》一文中,本已
揭示了事情的真相,但由于没有明确地强调毛声山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似
乎一直是个悬案。1979 年,一篇署名“渊”的文章《毛评〈三国〉实为毛氏
父子合作》明确提出毛本是毛纶与其子毛宗岗合作的结果。1983 年,黄霖在
《有关毛本〈三国演义〉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同样根据俞平伯所用的材料
加以分析,也得出了“毛本《三国演义》当是出于毛纶、毛宗岗父子之手”
的结论。同时,黄霖还断定“杭永年即是那个‘背师之徒’”,而“所谓‘圣
叹外书’,显然是块招徕生意的招牌”。至此,卷首的题署所提及的四个名字
间的关系基本得以澄清。然而,限于资料,如何区别毛氏父子之间的功劳,这
始终是个疑难。陈洪在其写于 1984 年的《〈三国〉毛批考辨二则》一文中,
认为“《三国演义》的修改与评点主要出自毛纶之手”。邬国平在《毛纶
为主、毛纶毛宗岗合评〈三国演义〉》一文中也持相似观点。的确,现有资
料都在证明毛声山的主要作用,可是这不能说明毛宗岗除了“笔录”和“参
论”之外就没有做什么了,毕竟毛宗岗是毛本的最后完成者。诚如沈伯俊先
生所说:“在毛纶评改《三国演义》之时,他全力协助,不仅认真为之笔录,而
且积极‘参附末论,共赞其成’;以后,他又倾注大量心血,继续为之校订,加工
并最后定稿。”所以,笔者认为“毛氏父子共同完成的”说法还是比较公允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