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志演义》中“和”的文化精神
(0 次评价)6338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8 团所败,一个政权只有达到内部的真正和谐,才能促使这个政权更好的发 展。这种“和而不同”的用人策略对我们现代社会也是很有启发的。 三 《三国志演义》中除了有对用人之道“和而不同”的阐释外,更在深 层意义上蕴含着尚“和”的民族文化心理,那就是追求国家的统一、社会 的和谐。小说写的是汉末动乱群雄争霸的故事,在格局上起于汉朝末年, 终于晋朝初年。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篇首即予以 明示,结尾又再次出现,贯穿了小说始终。纵观封建社会的历史,分裂只 是短暂的,统一才是社会的常态。 “中国人的宇宙论和生活论中有某些动态 圆型原型,它们融合着意识和无意识的悟性自觉,……形成了中国人的集 体梦幻;中国人对‘破裂’ 、 ‘分裂’等甚为敏感,有一种‘趋圆性’的集 体意识和无意识[11]p197。 ” 这种趋圆性使人们总是向往国家的统一与完整, 早在《诗经》中,人们就开始吟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 ” 《史记》里确定的“大一统”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三国志演义》 是世代累积型小说,小说里不仅有作者的思想,更沉淀着历代人民的心声, 统一的渴望蕴藏在字里行间。 对魏蜀吴政权来说,它们占据着三分江山为的就是统一天下。曹操、 刘备和孙权在拥有自己的独立政权之后,时刻准备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所以才互相征战。 “就中国的几千年王朝封建社会的轮翻转递现象来说, ‘分’是一种斗争形式的手段, ‘合’才是目的[12]p151。 ”曹操“挟天子以 令诸侯”后,以许昌为大后方,攻打吕布获得徐州,经官渡之战后统一北 方,尔后又深入沙漠,西击乌桓,不辞辛苦,平定汉中,唯一剩下来的对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15:03 , Processed in 3.63027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