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8
团所败,一个政权只有达到内部的真正和谐,才能促使这个政权更好的发
展。这种“和而不同”的用人策略对我们现代社会也是很有启发的。
三
《三国志演义》中除了有对用人之道“和而不同”的阐释外,更在深
层意义上蕴含着尚“和”的民族文化心理,那就是追求国家的统一、社会
的和谐。小说写的是汉末动乱群雄争霸的故事,在格局上起于汉朝末年,
终于晋朝初年。 “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句话篇首即予以
明示,结尾又再次出现,贯穿了小说始终。纵观封建社会的历史,分裂只
是短暂的,统一才是社会的常态。 “中国人的宇宙论和生活论中有某些动态
圆型原型,它们融合着意识和无意识的悟性自觉,……形成了中国人的集
体梦幻;中国人对‘破裂’ 、 ‘分裂’等甚为敏感,有一种‘趋圆性’的集
体意识和无意识[11]p197。 ” 这种趋圆性使人们总是向往国家的统一与完整,
早在《诗经》中,人们就开始吟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
非王臣; ” 《史记》里确定的“大一统”观念更是深入人心。 《三国志演义》
是世代累积型小说,小说里不仅有作者的思想,更沉淀着历代人民的心声,
统一的渴望蕴藏在字里行间。
对魏蜀吴政权来说,它们占据着三分江山为的就是统一天下。曹操、
刘备和孙权在拥有自己的独立政权之后,时刻准备逐鹿中原、一统天下,
所以才互相征战。 “就中国的几千年王朝封建社会的轮翻转递现象来说,
‘分’是一种斗争形式的手段, ‘合’才是目的[12]p151。 ”曹操“挟天子以
令诸侯”后,以许昌为大后方,攻打吕布获得徐州,经官渡之战后统一北
方,尔后又深入沙漠,西击乌桓,不辞辛苦,平定汉中,唯一剩下来的对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