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关羽所向披靡、 胆色过人是关羽故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 《三国志· 先
主传二》记载,建安五年(公元 200 年) , “曹公(指曹操)与袁绍相拒于
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
归先主。 ”就是说关羽离开曹操之前,刘备已奉袁绍之命到了许都南面的汝
南郡与刘辟等领兵攻打许都附近地区,扰乱曹操的后方。关羽得到刘备的
消息后,由许都南下以归故主,而不可能北上河北去寻找刘备。也不会去
“过五关” ,更不会“斩六将”了。
罗贯中在文中为表现关羽不辞艰辛、 千里寻兄的忠贞之节和义勇之慨,
虚构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的情节,让他先赴河北,再折回汝南,在小
说艺术上是可以的。但此虚构是有一个地理方位混乱的大漏洞。按照情理,
关羽既然要到河北投奔刘备,他离开许都后,就应该向北,直趋延津(今
河南延津西北) 或者白马 (今河南滑县东) , 渡过黄河, 即可进入冀州境内。
书中却让他先过东岭关(虚构的地名) ,接着折向西北,跋涉四百多里,走
到洛阳,白白绕了一个大弯,然后才折回东方,经过汜水关(即《演义》
第五回写到的虎牢关) 、荥阳,最后再到达滑州(应为白马) ,从那里过河。
几经的路线,犹如一个大“之”字,让人物来回折腾,行程近千里不合逻
辑。
《三国演义》于文、史之间有此鸿沟亦属正常,出文入史前提即是要
区分好二者的界限,不能文、史混淆。
移花接木、合类并举 如: “温酒斩华雄” 。华雄被斩是事实,时间和地
点也一致,但为孙坚所杀。斩文丑也是史实,是在官渡之战的初期被曹操
被杀,与关羽挨不上边。杀蔡阳是刘皇叔所为,书中也算在了关羽头上。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