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一键登录:

论《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定型化特征
(0 次评价)5181 人阅读0 次下载
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5 听了许劭之言“大喜”的曹操是个连自己都不否认为“奸雄”的人, 他“有权谋,多机变 ” ,是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其处世哲学就是“宁教 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在其 主体行为的叙述过程里,他的奸诈 是有所发展的, 从幼时的愚弄欺骗发展到多疑杀人——为 了不教天下人有 负于他,他不惜一切手段消灭他认为的敌人:为逃命错杀朋友吕伯奢一家; 为报父仇要屠杀徐州全城百姓;为稳定军心,杀了“克扣军粮”的替罪羊 王垕;借 黄祖之手杀了裸衣击鼓的狂士祢衡;赤壁大战前夕,横槊赋诗时 使刘馥冤死;害怕有人谋害 ,佯在梦中刺死忠心的侍卫;许昌救火时,诱 骗杀了 300 多救火士兵; 滥施淫威杀了因诛杀 曹操计划败露的董承等五家 男女老少共 700 余人,连有五个月身孕的董贵妃也被活活勒死在 宫门外; 而以“扰乱军心”罪名被杀的杨修,是曹操因嫉恨所杀数人中最典型的一 个。文本 多处显示,曹操杀人杀得快,也悔得快;杀时不眨眼,杀后哭之 痛、葬之厚。这令读者不难 看出他老谋深算、玩弄诡计,善以欺诈巧伪、 恩威并施的手腕来掩盖其残忍多疑。因此曹操 的杀人,体现了他既是封建 时代统治者中奸诈、凶残、不仁的集合体,又是篡权谋逆者的典 型特征。 而曹操临终遗命更是与其在小说中初次亮相之文遥遥相映——分香卖履之 嘱令人有 “平生奸伪, 死见真性” 或 “是欲使天下后世信其无篡国之心, …… 其意欲欺尽天下后世之 人” (毛宗岗《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回前评)之 叹;设七十二疑冢令人深感其“平生无真, 至死犹假,……临死无真,死 后犹假” (同上) 。曹操一生正如毛宗岗所评: “操真奸雄之尤 哉! ” 诸葛亮,历史上是一个出将入相的杰出人物,在小说中也是一个杰出 的政治家、军事家和 外交家,是忠贞和智慧化身,是作者呕心沥血倾注笔

打分:

0 星

用户评论:

三国艺苑
于 2017-07-03 上传
畅读榜

小黑屋|三国艺苑 ( 鲁ICP备2025160554号

鲁公网安备 37132702371524号

GMT+8, 2025-5-11 04:16 , Processed in 0.751862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