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2
个仁慈爱民、宽厚仁义、礼贤下士的贤 明仁君。刘备的出场,由作者站在
全知视角先述其性格特征: “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 语,喜怒不形于
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 ”随之特特描写其具有龙凤之姿,帝王
之 相: “生得身长八尺,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
唇若涂脂。 ” 并从 不同叙事层面强化于此。 言: “其家之东南, 有一大桑树,
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 。相者云: ‘此家必出贵人’ ” ;刘备幼时,
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曾言“我为天子,当乘 此车盖” ;其叔父奇而谓之
“非常人也” 。尔后,自然而然地有了“上报国家,下安黎黍” 的桃园盟
誓,有了宽厚仁德,深知“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 ,每到一地,即广施仁政、
“与 民秋毫无犯”的刘皇叔;有了在巴蜀实现“仁政”理想的好皇帝。
二是述行之后写形、定性——以形定性。张飞出场便是未见其人,先
闻其声。 刘备只听 “ 一人厉声言曰: ‘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 何故长叹?’ ”
接着作者运用限知视角由刘备眼中 写出“斗然而来” (毛宗岗《三国演义》
第一回夹批)的此人“形貌异常” : “身长八尺,豹 头环眼,燕颔虎须。声
若巨雷, 势如奔马。 ” 随即由张飞自述其:“卖酒屠猪, 专好结交天 下豪杰。 ”
关羽出场,先是“见一大汉……唤酒保: ‘快斟酒来吃,我待赶入城去投
军! ’ ”然后作者仍用限知视角由刘备眼中写出其“身长九尺,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之外形,
颇有英雄惜英雄之意。 接着关羽自述其性 、 其行——仗义除恶, 逃难江湖。
二位英雄好汉与刘备正是在志同道合共谋义举的基础上, 才有了其后的
“桃园结义” 。
小说第七回公孙瓒被文丑追赶,即将丧命其枪下之时, “忽见草坡左侧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