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7
索,而小说家却不能。他必须驾驭自己的作品,在这儿投下一线亮光,从
那儿留下一丝阴影。他还要不断自问,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情节取得良好效
果?他事前应心中有数,要置身于小说之上,动笔之前,要始终考虑因果
关系。 ” [2] (P84) 《三国演义》中许多精心构思的天人合一内容往往将在
后文中予以情节逻辑上的解释,并将其纳入小说的叙事系统之中,使其发
挥生发作用和整合作用。天人合一的具体内容具有强烈的模糊性和不确定
性,所以它们既预示了情节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属,使故事直奔统一的目
标而形成整体系统,同时又留给情节的具体运作以多种可能,使小说的故
事情节在既定与不定之间充满跳跃性、吸引力和神秘感,这一摇曳生姿的
叙事机制使小说的叙事结构越来越显得严整圆满。
三、叙事结构的严整圆满
天人合一作为小说结构布局的指导思想, 导致小说家在安排叙事结构、
故事模式时有意无意取法天道, 模拟天道以成人文。 《吕氏春秋· 圆道》 云:
“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古人由于生产力低下,对自
然认识尚停留在感性阶段 (这亦是天人合一的产生契机) , 故认为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并因为寒暑往来、日出月落、昼出夜伏、秋收冬藏等有规律的
自然变化与人事活动而逐渐形成天道循环的观念。 《吕氏春秋》所言之“圆
道” ,也意味道“圆通周复” , “轮转而无废”的循环。即《易·泰·九三》
所谓“无往不复” , 《老于》所云“ (道)周行而不殆”等等。周敦颐《太极
图》以圆中圈空为“无极而太极之象” ,朱熹直接说: “今日一阴一阳,则
是所以循环者,乃道。 ” ( 《朱子语类》卷七十四)所以,以“循环为特征”
的“圆’ ,成为中国人思维与表达的心理根据和模拟对象。体现在小说叙事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