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6
人事而背天时,恐日月逝矣!” “今若乘时不取,为他人取之,悔之晚矣。 ”
(P574)庞统亦认为“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 , “宜从权变用之”(P579).
刘备兵人四川,法正再次晓以利害:进则有功,退则无益。若执狐疑之心,
被他人所算,那时何处归着?不如乘此天与人归之际,以立基业。诚有为之
时,不可失也(P582)。时至弗失,英雄所见略同。
如何做到时至而弗失, 《鬼谷子·本经阴乱世情怀:纵横风尚与《三国
志通俗演义》符七篇》有一番非常形象的比喻:“散势法鹜鸟” , “用之,必
循间而动” , “待间而动” , “无间则不散势” 。似鹰华盘旋长空,静静地观察
等待猎物露出破绽的最佳时机,一击成功,董卓焚烧洛阳,劫略天子、百
姓西迁长安,饿俘遍地,民怨鼎沸,海内展动,曹操建议十八路诸侯:“此
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 ”(P54)吕布斩曹操信使,围刘备于沛城,
荀枚曰:“乘其初叛,众心未服,可往破也。 ”(P184)刘备杀车宵,据徐州,
联络袁绍欲与曹操对抗,郭嘉进日:“刘备目今新整军兵,众心未服,垂相
引精兵一战而可定也。 ”(P234)袁谭、袁尚为继承权大打出手,兵革败于外,
谋臣诛于内,甲宵生帆虱,早蝗遇饥谨,辛毗劝曹操进兵:“天以袁尚付明
公” , “天灭袁氏之时也”(P317)。皆是趁其内部混乱之际,一战而收全功。
这就是贵因思维。
贵因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藉权借力,“夫后起者藉也, 而远怨者时也。
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战国策·齐策五》)。故刘备杀车
宵而据徐州之后,马上连结袁绍,竭力鼓动其发兵攻许昌,而自己却将曹
操派来讨伐的将军刘岱、王忠活摘后待如上宾,再三分辩自己对曹操感恩
戴德,绝不会造反,甚至将被俘的全部军马归还,礼送出境,目的就是“只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