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艺苑
www.sanguocn.com
4
以结人心”(P789);“若使许枚财用足,山河争得属曹家”(P296);诸葛亮劝
刘备称帝时明确指出:“四海有才德者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舍死亡生以事
主者,若非为名,即为利也。 ” “今主上所有文武官僚数百余员,皆欲主上
为君,共图爵禄,光显祖宗。 ”语意很明白:你如避嫌不肯称帝,大家便生
怨心,不久尽散矣(P699, 775)0 官场如市场,所求物存,故往;所期物无,
故去。富贵则就,贫残则去。号称“人和”的蜀汉集团也必须靠功名利禄
来维系人心,诸葛亮所言,真所谓洞若观火。
纵横家首贵“择主” ,所谓“臣进取之臣也,不事无为之主”(《战国
纵横家书·苏秦谓燕璋》)。人才择主,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政治投资行
为。周瑜在江东政权中的地位与作用,几乎与蜀汉诸葛亮相仿佛,其临终
遗书,实堪与《出师表》相媲美。但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深谋远
虑的周瑜, 事先对自己的政治投资有过一番吕不韦扶立秦王式的长远谋划。
他劝鲁肃留吴时说: “昔马援答光武云: ‘当今之世, 非但君择臣, 臣亦择君。 ’
今吾主人孙将军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天运代刘氏者,
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成帝基,以协天时,是烈士攀龙附
凤驰鹜之秋。 ”(P290)这段话(三国志》史实有证,与秦汉以来“东南有天子
气”的传说有关。其语意,则出自《史记》李斯辞师人秦时所谓“此布衣
驰鹜之时而游说者之秋”的一段话。纵横家标榜“实得所利,名得所愿” ,
“功成、名立、利附” ,而周瑜舞剑作歌云:“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功名
既立兮,王业成……。 ”(P446)周瑜与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
与自己参与创立的政权融为一体,荣辱与共,祸福相通,已达才能之士实
现自我价值的“最高境界”了。
打分:
0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