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攻?而且,是在知道两国意欲联手进攻的情况下,没有提供任何支持。相
反,魏吴两国,除派出主力军队出战外,几乎举国之兵作为后援。
《三国演义》 第 73 回权从其议, 即时遣使过江, 上书曹操, 陈说此事。
操大喜,发付使者先回,随遣满宠往樊城助曹仁,为参谋官,商议动兵;
一面驰檄东吴,令领兵水路接应,以取荆州。 《三国演义》第 74 回遂加于
禁为征南将军,加宠德为征西都先锋,大起七军,前往樊城。这七军,皆
北方强壮之士。 《三国演义》第 75 回操大喜,遂拨精兵五万,令徐晃为将,
吕建副之,克日起兵,前到阳陵坡驻扎;看东南有应,然后征进。 《三国
演义》第 75 回权大悟,遂拜吕蒙为大都督,总制江东诸路军马;令孙皎在
后接应粮草。蒙拜谢,点兵三万,快船八十余只,选会水者扮作商人,皆
穿白衣,在船上摇橹,却将精兵伏于【舟冓】 【舟鹿】船中。次调韩当、蒋
钦、朱然、潘璋、周泰、徐盛、丁奉等七员大将,相继而进。其余皆随吴
侯为合后救应。一面遣使致书曹操,令进兵以袭云长之后;一面先传报陆
逊,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往浔阳江去。 《三国演义》第 76 回操从其谋,
一面差人催徐晃急战;一面亲统大兵,径往洛阳之南阳陵坡驻扎,以救曹
仁。 蜀国这种做法, 在三国期间, 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一般获悉敌国来攻,
都会派遣援兵,进行相应的筹划和布置;而在主动进攻敌国之时,如果不
是趁对方虚弱,都要进行国家动员,举国之兵。
三、在“东拒孙权”上,关云长是尽心尽职的。 首先,刘备占领西川
之后,并没有“图得西川,那时便还”荆州的意思。这时,关云长提了一
个很有意思的要求: 《三国演义》第 65 回一日,玄德正与孔明闲叙,忽
报云长遣关平来谢所赐金帛。玄德召入。平拜罢,呈上书信曰: “父亲知马
打分:
0 星